《南京市机构改革方案》昨天披露。机构改革后,南京共设置市级党政机构54个,其中:党委机构14个,政府工作部门40个。较改革前,净减少局级机构11个。据悉,市、区两级机构改革分别于今年1月底和2月底前基本完成。
思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机构职能体系
南京市编办负责人介绍,《南京市机构改革方案》是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关于地方机构改革有关问题的指导意见》《中共江苏省委关于市县机构改革的总体意见》精神,结合南京实际制定的。结合南京实际,因地制宜,大胆探索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机构职能体系,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为着力提升省会城市功能和中心城市首位度,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创新名城、美丽古都”提供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
关键:贯彻中央改革精神,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此次改革的关键就是建立健全和优化市委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机制,组建或优化10个市委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加强市委职能部门的统一归口协调管理职能,市委组织部统一管理市委编办、统一管理公务员工作,市委宣传部统一管理新闻出版和电影工作,市委统战部统一领导民族宗教工作、统一管理侨务工作。涉及应急管理、退役军人事务、医疗保障等重点领域新组建机构,上下一致抓好落实,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要求,不折不扣完成市级机构改革“规定动作”。
重点:坚持优化协同高效,新组建机构上下对应设置
在机构组建上严格按照中央和省要求对应设置,在市级组建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农业农村局、文化和旅游局、卫生健康委员会、退役军人事务局、应急管理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医疗保障局、科学技术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和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等12个部门,重新组建市司法局、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等2个部门。另涉及职责调整的部门共19个。改革后不再保留的部门共25个。
特色:服务创新名城建设,聚焦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
据介绍,按照中央关于“各地可以在一些领域因地制宜设置机构”的要求,此次改革保留了现有城市特色机构,在此基础上增设市投资促进局、市大数据管理局,具有鲜明的南京特色。
市投资促进局将聚焦“创新名城”建设,聚焦主导产业布局,聚焦产业地标打造,承接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的系统谋划、统筹协调和督查督办,进一步统筹产业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强化驻外招引,集聚科技优势打造产业集群,促进校企融合实现成果转化。
市大数据管理局,则实现大数据开放共享、产业发展、开发应用、电子政务等优势有机整合,破除“数据孤岛”,共享数据信息,推进数据联通,建设领跑全省、示范全国、面向全球的新型智慧城市。
全面:人大政协群团等改革同步推进
与以往机构改革主要涉及政府机构和行政体制不同,这次机构改革是全面改革,除党政机构外,还涉及人大、政协、群团、事业单位,以及综合行政执法、审批服务便民化和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等,体现了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重构性。
市人大、政协机构改革,分别对市人大、政协专门委员会设置进行优化调整。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要求减少层次、整合队伍、提高效率,整合组建市场监管、生态环境保护、文化市场、交通运输、农业等5个领域综合执法队伍,市和主城区原则上只设一个执法层级。审批服务便民化改革,强调以深化“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为抓手,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打造良好营商环境。区机构改革将与市级机构改革同步部署,压茬推进。
原标题:净减少11个局级机构 新组建投资促进局——市编办负责人解读《南京市机构改革方案》
(来源:南京日报 编辑/黄河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