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专稿 (小编/冻土劫火)
一转眼,新年已经过去了半个月,还没来得及回味,它已挥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不仅没有带走云彩,风雨也没带走……
同过年还保持着一致氛围的,就是这江浙沪湿冷的阴雨……
看看阳台晾着的湿漉漉的衣物,这哪里是“流浪地球”,分明是“流浪太阳”!(╯‵□′)╯︵┻━┻
眼见着这两天太阳回家,还没来得及庆祝,天气预报又给泼了盆冷水:阴雨天要持续到3月……
罢了罢了,再忍几天8_(:з)∠)_
虽然身体还被困在室内,众多小伙伴的心早已飞出窗外,盘算起去哪里迎接晚归的太阳~
掐指一算,哟,这正好是梅花盛开的日子?如此甚好~赶紧拿起小编这份江苏赏梅攻略,尽快准备——
南京·梅花山
说到赏梅,南京人最懂其中的一往情深。这里植梅的情怀始于六朝,相沿不衰,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所谓“龙蟠胜地,春风十里梅花”,明代文人徐渭的《钟山梅花图》,描绘的就是南京梅花的盛况。
而要说南京人赏梅的第一去处,必然得是梅花山。不,不止南京、江苏,梅花山可以说是全国爱梅人士的“朝圣地”。
梅花山位于紫金山南麓明孝陵景区内,被称为“天下第一梅山”和“中国第一梅花山”;与昆山淀山湖梅园、无锡梅园和武汉东湖梅园并称“中国四大梅园”,且居四大梅园之首。
此时正值南京国际梅花节,花期最盛之时,1533余亩、近400个品种、4万余株梅树……身处梅林,极目之处,都是万紫千红、绚烂缤纷的风景,或淡雅、或鲜艳、或内敛、或奔放,令人流连忘返~
南京·雨花台梅岗
南郊有梅花山,东郊有梅岭冈,一东一南,是南京两大赏梅胜地。如果不喜欢梅花山的人山人海,那不妨去雨花台梅岗独自静好~
梅岗隐身于二泉后山,甚至鲜为世人知晓。虽不以规模取胜,古色古香的小亭、蜿蜒于梅林间的回廊,却是与周边的千树梅花相映成趣,呼应了梅之风骨,孤傲间,更显一份雅致~
梅岗上还有号称“梅王”的百余年珍品梅花“骨红”,现已进入花期,可一饱眼福~
无锡·荣氏梅园
同为四大梅园,无锡梅园也是驰名全国的赏梅佳处~
无锡梅园全名“无锡荣氏梅园”,位于无锡市西郊东山、浒山和横山,面临太湖万顷,背靠龙山九峰。解放前,这里曾是红色资本家荣毅仁的私家花园,至今已有七十多年的梅花栽培史。园中有梅树5500多株,盆梅2000多盆,品种近40个。
梅园以梅驰名,还有老藤、古梅、新桂、奇石,高雅古朴。花开时节,各色梅花吐艳,白玉如雪,红晕似杏,让人犹如置身于“若无香风吹,疑是白云绕”的玉泽香国之中。
苏州·香雪海
“香雪梅花甲天下”,每年二月,光福邓尉山一带,弥漫30余里,梅花吐蕊,一眼望去,如海荡漾,若雪满地,是江南最著名的探梅胜地~
光福种梅历史可追溯到秦末汉初,两千多年来,经久不衰。明人姚希孟曾在《梅花杂咏》序中写道:“梅花之盛不得不推吴中,而必以光福诸山为最,若言其衍亘五六十里,窈无穷际”。可见那时已“邓尉梅花甲天下”了~
邓尉因梅花招邀了无数游客,久而久之,“邓尉探梅”成为岁时风俗。清康熙皇帝三次到邓尉探梅,题下千古绝名“香雪海”,从此香雪海名扬海内。乾隆皇帝也曾六次到邓尉探梅。两位皇帝在光福共写了19首诗,其中13首以梅花为题。如今,这些诗句已被刻字成碑,陈列在香雪园中,供游人观赏~
苏州·林屋梅海
除了光福邓尉山,太湖西山岛也是苏州赏梅一绝,有“望衡千余家,种梅如种谷”一说,而“林屋梅海”就是那里最具代表性的赏梅佳境。
成片栽植的上万株梅花,疏枝缀玉,缤纷怒放,有的艳如朝霞,有的白似瑞雪,有的绿如碧玉,形成梅海凝云、云蒸霞蔚的壮观景象~
常州·红梅公园
连名字里都有梅花,常州人赏梅,总不能不想到红梅公园。
红梅公园位于天宁寺北侧,名字取自园中的“红梅阁”。每到冬末春初之时,红梅怒放,人们或游园赏梅,或登楼眺望雪景,自有乐趣。清代常州诗人赵翼曾称赞红梅阁的美景:“出郭寻春羽客家,红梅一树灿如霞。樵阳未即游仙去,先向瑶台扫落花……”。
梅花多在一般二月盛开,但红梅公园里的“甲州小梅”却是急先锋,往往在一月份便开始“素面唇红”。除了它,宫粉、江梅、玉蝶、杏梅、绿萼、朱砂、美人梅七大系列的近千棵梅花树,都是梅花爱好者们的“宠儿”~
宿迁·大湖湿地
近年来,除了大众地点,不少人也趋向选择小众或新兴的赏梅景点,宿迁的洪泽湖湿地就是其一。
泗洪洪泽湖湿地的梅园占地200余亩,种植了梅花2万余株,其中,有5棵梅树已经有百年的树龄。梅园风格古朴典雅、清幽静谧。早春时节,漫步在园中回廊,淡淡的梅香沁人心脾,恍若仙境~
趁着春光未晚,一起踏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