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3月15日,随着人大会议闭幕,为期13天的全国两会宣告结束。 “两会”报道一线的荔枝团小姐姐,也在北京南站C位出道,等着乘坐开(fang)回(fei)南(zi)京(wo)的高铁。
这群小姐姐们已经如此美“荔”,还偏偏特别努“荔”,半个月坚持营业,出了一批质量上乘的原创产品。想知道具体有哪些酷炫产品,快戳下面的视频↓↓↓
不过小编要耿直地说一句,小姐姐们的作品固然很棒,可是助推这些优秀的两会报道落地生根, “荔枝云”可是功不可没哦~
荔枝云是什么?
2014年,江苏广电总台为了配合台内媒体融合战略的推进,遵循媒体融合创新理念,全新打造“荔枝云平台”,并按照“技术平台化、业务产品化、服务生态化”的建设思路,历时5年多将其打造成为了适应融合媒体多种类型业务的云平台,有利支撑了总台媒体融合和新媒体事业的快速发展。
2018年10月15日,通过中广联合会技术鉴定,“荔枝云平台”真正构建的媒体融合平台化技术体系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19年初,平台项目获得国家广电总局“2018年度广播影视科技创新奖突出贡献奖”。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这一重要指示,江苏省委宣传部将“荔枝云平台”明确为江苏省内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唯一的技术支撑平台。
“云”上提需求、“云”上解决
助推两会报道高效落地生根
借着全国“两会”召开的契机,江苏广电总台借助“荔枝云”共享平台,向全省13家市级台和63家县级台开通“两会”内容融合共享渠道,实现省级台与市县媒体直线互通、内容共享的媒体融合新模式。
全国“两会”有大量来自基层一线的代表委员,媒体需要把他们的声音第一时间在基层落地。而市县媒体作为基层新闻宣传阵地,在这一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江苏广电通过技术创新开发的“荔枝云平台”与市县媒体建立起直通渠道,打通了媒体融合的的“最后一公里”,助推两会宣传报道落地生根。
每天,各市县媒体登录荔枝云平台,点击“今日分享”,即可了解每日共享稿件条目,按需选用。
“两会”开幕以来,这种全新高效、共享互通的融合模式受到了各市县媒体的热烈欢迎,纷纷通过平台向江苏广电总台提出需求。扬州广电提出,有5位全国人大代表,1位全国政协委员来自扬州,因为今年人力有限,无法一一采访到,希望江苏广电总台在“两会”报道一线的记者能帮忙关注一下。
而在会议现场的江苏广电报道团队则带着各市县媒体的需求采访拍摄,并将相关的采访内容及时上传到“荔枝云”平台,推送给市县媒体。
市县媒体也可以通过关键词自助搜寻,在接收到稿件及相关素材后,立即编发报道,在电视、广播、客户端以及“两微”等平台发布,并将发布情况予以反馈。
整个全国两会期间,“荔枝云平台”共收到各媒体个性化的“定制”需求40多条,荔枝云平台向各市县媒体推送稿件(含视频)426条,被各市县媒体采用的达215条。在这期间,连云港广电每天跟进,“荔枝云平台”推送的与当地有关的“两会”报道一条不落。
值得一提的是,江苏广电原创的“向总书记汇报”新媒体系列产品,得到了市县级新媒体的高度欢迎,靖江广电的新媒体客户端“智慧靖江”一口气就发布了4条。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制作的全媒体访谈《追梦2019》系列得到了各市县媒体的大力追捧,每天都会有市县媒体甚至报社专程约稿。
“荔枝云平台”到底棒不棒?光靠小编一个人说可不够,来听一波市县媒体的小哥哥小姐姐们的使用感受吧!
打通媒体融合最后一公里
荔枝云always在线上
全国两会结束了,但媒体的融合共享还在继续。
目前,根据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的讲话精神,由江苏广电总台牵头策划的反映江苏生态文明成就的《春天在我苏》全媒体互动正在热烈进行中。而活动一推出也得到了各市县媒体的积极响应,每天通过“荔枝云平台”,来自基层的鲜活素材直达江苏广电旗下的各宣传发布平台。
到目前为止,“春天在我苏”策划共收到市县级媒体来稿221篇,江苏广电各电视、广播、网络平台发布162篇,反响热烈。
在今年1月召开的全省宣传部长会议上,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王燕文指出,高质量做好今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级融媒体中心“两个中心”建设是关键点之一。根据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江苏省委宣传部今年继续加快推进省内各区县融媒体中心建设。作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省内唯一的技术支撑平台,江苏广电总台“荔枝云平台”正积极完善提升平台支持服务功能,实现全省县(市)及有关市辖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全覆盖,打通媒体融合“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