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旬老人收集1200多枚明信片 留住苏州百年前珍贵影像

2019年04月17日 17:44:52 | 来源:引力播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清代民国时期的苏州是什么模样,不要说现在的年轻人,就是老年人都未必知道。为了留住乡愁,留住苏州百年前的影 像,现年74岁的苏州集邮名家陆树笙花了30多年时间,收集了1200多枚清代、民国时期的老苏州明信片,并集结成《清 代民国苏州明信片图鉴》出版。这些早已逝去的画面,对考证历史人物和重大事件的发生、景观地貌的变迁、社会现象 的渊源,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

引力播

  30多年收集千余枚老苏州明信片

  1878年在巴黎召开的第二届万国邮联大会,通过了在国际通信中可以使用明信片的决定。之后,明信片的应用风靡全球 。在中国,至清末民初时期,大量带有中国题材的摄影、美术作品融入明信片的图案,为我们留下了时代的瞬间。而反 映在早期明信片画面上的苏州题材丰富多样,不少明信片犹如璀璨的珍珠,散发着时代的气息,串联起来,毫不雕琢地 展示了古城苏州的绰约风姿,真实而自然地记录了这段历史中的沧桑变化。

引力播

  陆树笙是苏州市职工集邮协会副会长,集邮已有60年,曾摘得2001年、2003年全国邮展大金奖,2003年亚洲国际邮展镀 金奖,2010年全国生肖邮展金奖,2016年全国邮展大镀金奖和纽约世界邮展镀金奖等众多大奖。“20世纪80年代初,我 在邮市上偶然见到老苏州明信片出现,并在这些明信片上发现了很多具有史料价值的内容,比如水乡风貌、名胜古迹等 ,于是开始了老苏州明信片的收藏生涯。”陆树笙说,到2006年,他已收藏了300多枚不同品种的老苏州明信片,“当时 我沾沾自喜,忽而萌发奇想:何不力争收集齐全,归类整理成一本鉴赏图集,既可作参考资料,又可弥补至今未见有同类文体书籍的空白?”

  进入21世纪,随着极限集邮的不断兴起,作为极限明信片三要素之一的图画明信片身价倍增,各式各样的老明信片也随 之纷纷登场,且价格不菲。此时,陆树笙发现他从未见过的老苏州明信片还有500枚以上,收藏难度也随之增加。在他迫 不得已准备转移收藏方向时,遇到了两位对他帮助很大的收藏家。“一位是上海的于吉星先生,他将自己藏品中的200余 枚老苏州明信片全部转让给了我。”陆树笙说,“当我颤抖着双手从于先生明信片册中一枚枚取出它们时,心中满怀敬 畏。这次获得的老明信片,补充了我收藏中清末至民初时期的一块空白。”另一位是山西的孟庆杰,他帮陆树笙在海内 外收集其缺少的明信片不下300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有什么理由不坚持下去呢?”陆树笙笑着说 。而到如今,陆树笙收藏明信片已有30余载,收集了1200多枚老苏州明信片。

  将邮票鉴赏方法引入明信片研究

  将老苏州明信片收集齐全并整理成鉴赏图集的想法一直萦绕在陆树笙的脑海中。为了更好、更科学地研究它们,陆树笙 将邮票的鉴赏方法引入对老苏州明信片的研究。

  集邮爱好者对邮票齿孔、水印、移位刷色、纸张、变体等有着一套成熟而科学的研究方法。作为一名资深集邮人,陆树 笙在梳理、整合明信片的过程中,借鉴邮票的鉴赏方法,从明信片的纸质、印刷工艺编号、刷色,到说明文的形式和内 容、封套的归属、全套(组)枚数和发行量、画面内容和规律、设计风格、片幅和图幅的尺寸大小、标头格式、文字排列 的形式,贴票框、分隔线等多方面进行研究。

引力播

  收集老苏州明信片可遇不可求,过程相当漫长,考验着陆树笙的意志和毅力。而对明信片的研究,又使得陆树笙乐在其 中,既有感慨于找到答案的欣喜,又有沉迷于谜团未破解的困感。“这些老苏州明信片上常有一些普通人难以察觉的细 微区别,我只要看到有一点点不同,就收集起来。”陆树笙说,在研究中,他对比了1939年侵华日军在苏州发行的一套 “军事邮变”中的背格,发现了“邮”字的最后一笔,有直笔、曲笔之分,并以此为线索发现了每套8枚的《苏州之丽色 》明信片有两个版式。这两套明信片的区别仅仅在这短短一笔的曲直之分,陆树笙将这两套版式取名为“直邮”“曲邮 ”,并运用在所有“军事邮便”的背格研究中。

  “我最喜欢的一套明信片是1915年前后由东吴大学基督教青年会出版发行的《苏州东吴大学》,它们反映了当时东吴大 学的校景、建筑、学生活动等。”陆树笙说,“这套明信片的设计融入了欧美风格,充分展示了当时国内一流大学的风 貌,是校园片中的最佳版本。”让陆树笙自豪的不仅在于这套明信片的珍贵,还在于他对这套明信片的研究。经过对明 信片的纸张、分割线的异同、设计风格、标头格式、文字排列形式等方面的仔细比对,他在所有藏家中首个发现这套明 信片有4个版式。

引力播

  19世纪末出现首套苏州图画明信片

  收集清末民初明信片本就不易,要将其整理编排成鉴赏图鉴则更难。凭着“用自己的方式留住历史”的初心、锲而不舍 的恒心、实地寻访考证明信片图画的尽心、耗财费力伤神也在所不辞的决心,陆树笙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推出了我 国首部《清代民国苏州明信片图鉴》。

  陆树笙告诉记者,明信片作为一种邮政用品,其图画内容往往是当时最具代表性的景物或民俗风情。《清代民国苏州明 信片图鉴》汇集了清代至民国年间出版的老苏州图画明信片1161枚,展现了苏州旧时的水乡风貌、名胜古迹、街坊市井 、风土人情、生活习俗、人物事件、市容建筑以及曾经的战争创伤等。尤其难得的是,该书第一次以图画明信片的形式 展示了苏州阊门、齐门、娄门、葑门、盘门、胥门等6大古城门百年前的风采,以及苏州女子滩簧、杂耍、叠罗汉等民间 场景。作为彼时照相技术问世不久和明信片在我国推广使用最早的产物,它将姑苏原住民的集体记忆真实而清晰地还原 于此。

引力播

  “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以苏州为题材的明信片是一套《清末苏州》风景明信片,由东洋堂于1898年左右发行,其图画 有虎丘塔、宝带桥、孔庙大成殿等,带‘清国’字样的仅此一套。东洋堂是日本著名商贸机构,当时在苏州阊门外大马 路设有门店。”陆树笙说,经考证,19世纪末至20世纪40年代初发行的老苏州明信片总数在1200至1400枚(种)。

  “我想通过这本书,把苏州的影像资料留下来,为保护苏州古城尽一份力,也让对苏州历史文化有兴趣的市民和新苏州人多一个回眸和领略吴风古韵的直观窗口。”陆树笙说。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