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曾赵园:“涵虚天境”隔两园 一虚一静有洞天

2019年04月24日 15:41:37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常熟城的西南隅,坐落着一座清代古典园林——曾赵园。

  曾赵园占地约44亩,借景虞山,依枕内河,美景如画。它的前身是明代御史钱岱的“小辋川园”。清末,钱氏旧园废弃。遗址被曾、赵两家分别购得一半,成为曾园和赵园。 

  曾园园主曾之撰官至刑部郎中,激流勇退回到家乡常熟建园,取名“虚廓”。 “虚廓”二字出自《淮南子》“道始于虚廓,虚廓生宇宙”,“虚廓村居”之名,暗含园主超然脱俗的精神追求。

  曾园占地约20亩,以近8亩的荷花池为中心,环列归耕课读庐、 超然榭等建筑。池边有一处名为“小有天”的假山,内部中空为石室,室内设有落地洞窗,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孔洞犹如画框,将荷池美景镶嵌其中。石室是曾之撰的静思之处,他在石壁题刻“日长山静、水流花开”,将虚廓之怀,道生出无尽天地。

  曾之撰的儿子就是大名鼎鼎的小说家曾朴。曾朴外出闯荡多年晚年倦鸟归巢、返回曾园相传他的长篇小说《孽海花》就在园中完成。 

  “涵虚天境”是两园的分野,过此就到了赵园。

  园主赵烈文是曾国藩的得力幕僚,对政局颇有见地。他在与曾国藩的一次交谈中预言“不出五十年大清必亡。”

  赵烈文看淡世事,不久后便归隐而去,一次偶然的常熟之,他邂逅了钱氏旧园,一见倾心,此后精心营建二十二年。  

  赵园处处呈现出“静”的心境。门额题做静圃,水系最为精彩的部分是静溪,生活起居之地叫能静居。山满楼、水木清华堂、不碍云山亭,也处处体现静谧之感。赵烈文在园中潜心著述《天放楼文集》,安然终老于此。而历史走向果然如他所言,在他说出惊人之语44年后,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灭亡。赵烈文一语成谶,令时人惊叹不已。

  今天,原本借景同山、处于同水的曾园和赵园,经修治整辟,再度合而为一,称为曾赵园。今人徜徉园中,在饱览山光水色之余,是否能够领悟到昔日园主洞明世事、超然通达的境界呢?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