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湾迎端午习俗很特别 家家门前要挂“四宝”

2019年05月29日 11:54:04 | 来源:姑苏晚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居民们用红绳将艾草、菖蒲、谷芒、大蒜头绑成一束。记者 张健摄

  居民们用红绳将艾草、菖蒲、谷芒、大蒜头绑成一束。

  按照老苏州的习俗,端午节前后,家家门前要挂“三宝”,即艾草、菖蒲、大蒜头。而在姑苏区白洋湾街道辖区内居民们迎端午的习俗很特别,要挂“四宝”。昨天,白洋湾街道南山社区和玉景湾社区分别开展“快乐迎端午、民俗共传承”活动。居民们除了一起包粽子,还做起了艾草香包、点朱砂、串菖蒲手链以及扎“四宝”,送给辖区老人。

  迎端午,包粽子自然少不了。在南山社区,居民们欢聚在一起,举办了包粽子比赛。同时,老苏州们还教新苏州包粽子。在玉景湾社区,居民们还包起了“五彩粽子”。他们将洗净的火龙果、紫甘蓝、菠菜等瓜果蔬菜分别切块切条,在搅拌机中均匀搅拌、榨汁,最后将泡好的糯米沥水后放进蔬果汁里浸泡,做成了一碗碗“彩米”用于包粽子。

  古人将五月称为毒月,初五又是毒日,所以端午节也被称为“五毒日”。在苏州,跟端午有关的习俗有很多,如佩戴香囊,用于驱除蚊虫;在孩子的额头点朱砂,寓意孩子们身体健康、平平安安。此外,端午节时,居民们还要在门上挂上“三宝”:艾草、菖蒲、大蒜头。白洋湾地区以前以种植水稻为主,因为谷芒也可以起到驱蚊、辟邪的作用,所以这里的居民们会在“三宝”里加上谷芒。每到端午节前,白洋湾的老苏州会将家里打扫干净,并把这“四宝”挂在门上,用以驱虫辟邪。

  在南山社区,居民们用红绳将艾草、菖蒲、谷芒、大蒜头绑成一束悬于门上。居民顾玉玲介绍,其实,“四宝”里的菖蒲还有诸多妙用,他们小时候会将菖蒲的根去皮切成小丁,用红线串成手链。因为菖蒲的味道辛、苦,所以蚊虫、蛇都不敢靠近。另外,用菖蒲熬制汤水还可以用来洗澡,除了驱蚊还可以去湿气。现场,大家纷纷切下菖蒲的根,做起了手串,忙得不亦乐乎。(记者 管有明)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