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下来,就剩两只眼珠子滴溜溜地转,加上笑起来的一口大白牙!”回忆起1984年刚参加工作时的样子,江苏沙钢集团淮钢特钢股份有限公司轧钢厂三轧车间副主任杨庚豹十分感慨。他告诉记者,当年,轧钢用的是煤炭,一天下来浑身上下没有一处干净的。
“这些年来,淮钢也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的道路。”杨庚豹说,企业轧钢技术这些年进行了两次技术升级,轧钢从用煤炭到用重油,再到如今循环利用的高炉煤气,能源越来越清洁。
在企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杨庚豹也在不断地充电学习,逐渐成长为一名淮安工匠。只有高中文化的他,不仅拥有6项实用型发明专利,还先后被评为全省文明职工、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获颁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杨庚豹(图左)
“工匠精神,就是立足自己的岗位,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杨庚豹告诉记者,他最喜欢看的节目是“大国工匠”,每看一次都被节目中工匠们精益求精的态度所感动。作为淮安工匠,杨庚豹也具有同样的钻研精神。
淮钢有一个拳头产品叫作货叉扁钢,客户使用淮钢的原材直接生产叉车的叉齿,它的质量要求非常高,表面不得存在任何的缺陷,为了满足客户的使用要求,杨庚豹和同事们先后对孔型、导卫、加热温度、冷却方式、码垛方式、辅助设备等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多年的持续改进,现在已经完全满足客户的使用要求,该产品也因此成为美国卡斯卡特在全球采购的指定供应商。
杨庚豹(图右)
作为车间业务技术的“领头雁”,如今杨庚豹也在进行“传、帮、带”。以他名字命名的“杨庚豹工作室”也成为国家级和省级的大师工作室。工作室中共有36位同事,涉及7个工种。说起“传、帮、带”,杨庚豹告诉记者,就要不遗余力,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技术传承给他人,只有感觉到自己的技术已经完全教给他人后,才会有新的动力,逼自己去学习新的知识。带了徒弟后,杨庚豹有了危机感,他通过努力拿下了轧钢机械、液压、大部分电气自动化知识,拓展了知识面,提高了驾驭轧钢生产线的能力。
“如果我们每一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去对标工匠精神,那么我们一定能够助推高质量发展。”杨庚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