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苏北农民住房条件,是一项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但是面对庞大的改善需求,“钱从哪里来”是必须解决的问题。淮安市主动创新融资渠道,有效筹措农民住房条件改善资金,一批环境优美、配套齐全的新型社区拔地而起。
流转土地增加挂钩指标
费庄社区
在淮安市涟水县梁岔镇费庄社区,一栋栋白墙灰瓦、具有新中式风格的崭新房屋已经雏形初现,目前正在进行室内的装修工作。可在进行农房改造前,费庄村村落零散,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严重不足。为回应村民们改善居住条件的强烈意愿,涟水县开展费庄村“新社区 新生活”项目,可巨大的资金缺口让项目的规划建设陷入困境。
费庄村党总支书记王以中介绍说,当时县里通过土地增减挂钩的方式,整合530亩土地,放在省交易平台进行交易,所得的资金用于农房项目建设。所谓的土地增减挂钩,就是村里把搬迁后的村庄建设用地进行复垦,形成多余耕地指标,把这些指标放到省级交易平台,交易给省内需要耕地指标的地方,从而获得资金。通过这种方式,费庄村获得2亿元,填补了新型社区建设的资金缺口。
目前,费庄社区正在建设卫生院、文化活动中心等基础设施。预计今年底,496户村民就可搬入配套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新家园。村民朱艳霞每天早晚我都会到社区来转转,在她眼里,社区一天比一天好,一天比一天漂亮,“盼望早一天能拿到钥匙,早点能搬到新房住。”
政策性银行发放贷款
不碰政府债务红线、不能增加政府隐性债务,是资金筹措的硬杠杠。今年3月,淮安市与省农发行签署了"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战略合作协议",三年内,农发行将为淮安农房改造项目发放200亿贷款,各县区还通过引入抵押补充贷款资金,和绿色贷款专项债券等方式,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
正在建设中的九里花园
九里花园项目是金湖县的农民进城重点项目,由金湖县国有资产经营投资有限公司代建。今年6月,在项目开工前,工程方收到了县农发行发放的首笔1亿元融资贷款。“我们这个项目从规划、立项,用地审批,以及最终的施工许可等流程进行了申报,最终农业发展银行对这个项目进行了批准,总共是2.35个亿。2.35个亿(贷款)批准之后,也在短短的1个月内就给我们放款了1个亿,从而保证我们前期项目投资启动资金的安排。”金湖县国有资产经营投资有限公司经理王文勤介绍。目前,农发行已与淮安市对接农房改善项目21个,累计申报资金62.02亿元,目前已有15.65亿元获得审批,投放贷款资金4.46亿元。
信托、基金等方式补充资金
农房改造工程覆盖面广、涉及人口众多,除了高质量完成住宅建设外,还必须一体化推进公共服务、文化等配套建设,具体抓项目落实的县区往往不能及时补充资金,农房改善的进度也就慢了下来。在充分进行市场调查后,淮安市积极鼓励各县区按照当地实际情况,通过信托、基金、债券等多种方式补充项目资金。
淮安农房改善项目
目前,淮安市正积极贯彻落实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对于农房改善工作的安排部署,系统谋划农房改善资金使用,做好资金整合文章,将各级投入到“三农”、扶贫的资金统筹使用,集中力量办大事。同时充分发挥有实力的市属国资公司和土地运作平台的作用,在拓宽资金渠道上创新举措,切实保障农房改造资金需求。通过一系列举措,解决好“钱从哪里来”的问题,真正让农民住房条件改善工作保质保量完成。
(来源:无线淮安 编辑:陈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