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的陈平、陈方兄弟俩是国内无线电运动领域的专家,他们通过电波和全球各地的无线电爱好者进行通联,推动业余无线电台的发展——
无线电收发报,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国防体育项目。1993年起,个人业余电台恢复,无线电爱好者向工信部门报批后就能架设自己的电台,与国内外友人互相通联。
来自苏州的一对兄弟陈平、陈方,是国内业余无线电领域的资深人士。在1988年中日尼三国联合双跨珠峰的人类登山壮举中,陈方用无线电技术为“攀登者”们提供通讯保障,兄弟俩还一同登上南海之中的黄岩岛,向全世界的无线电爱好者发出信号——“这里是中国黄岩岛”。
陈平在黄岩岛操作无线电台,呼叫全球业余电台。(本人供图)
苏州走出两兄弟领航无线电运动领域
陈平、陈方是一对亲兄弟,一个1944年出生,一个1949年出生。1958年,在苏州一中读书时,陈平就加入了苏州无线电俱乐部,学习收发报,成为苏州第一批无线电运动爱好者。1961年,陈平考入清华大学无线电系。
在哥哥的影响下,陈方也加入了无线电运动。“那时候我哥哥学习收发报,我也跟着去看,看多了就有点会了。”1961年,草桥小学招收无线电学员的时候,陈方顺利入选,由于已有一定基础,很快他的收发速度就超过了同期的学生。1963年,陈方参加了江苏省无线电收发报比赛,虽然年龄小,成绩却很不错,随后他被选入江苏省集训队,备战1965年第二届全国运动会首次加入的无线电快速收发报项目。“那时候我们自觉投入训练,每天晚睡早起,重复抄报发报,上午半天训练下来,中午吃饭的时候筷子都拿不起来。”陈方随江苏首次组建的无线电运动队,拿下了团体第六的成绩。
成年后,兄弟俩曾在不同行业领域、不同的岗位上工作,最后依然回归到年少时的爱好——无线电运动上来。陈平曾任中国无线电运动协会秘书长,陈方历任江苏省无线电运动协会秘书长、副会长。1991年起,陈平投身业余无线电活动组织工作,多次策划组织全国性大型业余无线电普及活动并在我国数次举办的国际业余无线电会议和活动,还担任过国际业余无线电联盟三区业余无线电测向委员会主席,被誉为我国无线电活动领域的泰斗人物。陈方1976年调至江苏省体委,恢复我省无线电运动项目,牵头组建了江苏省无线电测向队,并在第六届全运会上摘得金牌,后转至江苏省无线电运动协会工作,着力推动业余无线电台的建立。
陈方在黄岩岛操作无线电台,呼叫全球业余电台。(本人供图)
无线电波跨越千里为登顶珠峰传递信息
今年大热的国产电影《攀登者》,讲述了1960年中国登山队向珠峰发起冲刺,完成了全世界首次从北坡登顶这一“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特意去电影院看了这部电影,感觉非常真实。”陈方的无线电经历,也曾经作为人类登山壮举中的一分子,陪伴攀登者登顶珠峰。
1988年,中国、日本、尼泊尔三国联合实现双跨珠穆朗玛峰的人类登山壮举。联合登山队分为南北两侧两个登山队,两侧队员在顶峰会师后,北侧队员由南侧下山,南侧队员由北侧下山,完成珠峰“双跨越”。三国12名队员攀登上世界第一高峰,是人类登山史上一大创举,并且首次有计划地实现了人类在珠峰顶上会师的目标。
陈方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无线电专家被抽调到一起,为登山队提供无线电联络的通讯保障。“当时没有电话,前后方都通过无线电台联系,总指挥部设在北京,拉萨设立中转站,珠峰大本营设联络站。”陈方回忆道。
成功登顶的那一天,联合队的前线后方都经历了惊心动魄的时刻。按照预定的时间,北侧登山队员已经接近顶峰,但是南侧登山队发生了方向偏移,要比预计时间迟到几十分钟。要知道,在极度缺氧的珠峰顶上等待这么长时间是非常危险的。前线不断有信息传下来,传到大本营、再传到拉萨,陈方在拉萨接到信息后立即向北京转发,也把北京指挥部的信息快速传上去。“等,还是不等,要不要马上撤下来,后面的人是不是还接着上,气氛非常紧张,”陈方说,“最终,当耳机里面传来‘成功登顶会师’的信息那一刻,我们的内心激动万分。”
从前期准备到顺利完成保障任务,陈方在西藏呆了三个多月时间,也在珠峰大本营生活了十多天,“这是业余无线电台自我展示的一次宝贵机会,体现出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发挥保障通讯的重要作用。”也是通过这次经历,陈方从事无线电台工作有了新方向。完成珠峰任务之后,北京方面支持江苏省业余电台建设,陈方把在拉萨使用的电台和一套天线带回江苏,于1989年在五台山体育馆顶上建起了江苏省业余电台,在今后的日子里不断推动省内个人业余电台活动的发展。
兄弟俩同登黄岩岛“BS7H”联通全球电台
陈平、陈方兄弟俩在无线电领域最隆重的一次会师,在遥远的南海之上——黄岩岛。
全球各国家和地区被无线电爱好者分为不同的“分区”,和地球上不同“分区”的电台联通,是一项很有成就感的“打卡”。黄岩岛距离中国大陆超过225海里,可以被列为一个新的“分区”,全球爱好者都期待着能接听到来自黄岩岛的无线电通话。
根据中国相关规定,在中国领土内架设电台,必须由中国无线电主管部门颁发电台执照。1994年,在当时的外交部、国家体委、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等部门的支持下,陈平任领队,带领来自美国、日本、芬兰、菲律宾等国的国际业余爱好者组成首支国际联合远征队,登上黄岩岛,用业余电台呼号“BS7H”开始呼叫——B代表中国业余电台,S表示南海诸岛,7代表其行政归属海南省在我国第7区,H代表黄岩岛。这一次,远征队与全球几千个业余电台实现了联通。
1995年4月,陈平和国际远征队第二次前往黄岩岛,遗憾的是,这一次由于设备故障没能和美国东部的爱好者联络上。为了让黄岩岛的呼号获得国际社会认定,时任中国无线电运动协会秘书长的陈平专门赶赴美国参加辩论,积极争取。1996年1月,黄岩岛正式被认定为新的“分区”,“BS7H”正式成为国际社会承认的无线呼号。
黄岩岛的呼号通过国际认可后,在外交部和国家体委的主持下,1997年中国无线电运动协会组织了第三次黄岩岛远征活动,国家海洋局特意派出两艘海监科考船运送和接应队员。这一次,陈平、陈方兄弟俩一同出发前往黄岩岛,同行的还有来自我国广东、江苏、北京以及美国、日本的无线电爱好者。黄岩岛由大小不一的礁石群组成,最大的礁石不过几米见方,要用铁架、木板在较大的礁石上搭建起平台,再架设电台。“我们出发前,消息早已在全世界的无线电爱好者中传播开来,大家都翘首期盼等着信号,所以我们‘BS7H’的呼号一发出,就有无数的电台响应,要和我们联络,根本来不及接。”那一刻,黄岩岛成为全世界业余无线电台的“中心”,队员们日夜不休、轮班上岗。这一次,“BS7H”一共联络到了6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4000多个电台。
2007年,陈方等来自6个国家和地区的无线电爱好者又一次登上黄岩岛,用“BS7H”的呼号呼叫全球业余电台,在10天时间里,与世界45000多个业余电台进行了联络。
“我们手持中国外交部的批准文件,使用的是中国的电台呼号,得到了国际承认,相当于在黄岩岛上竖立起了我们的国旗,向全世界宣告了我们的主权。”陈方说,只要“BS7H”呼号在电波中出现,全世界的无线电业余爱好者就知道,它来自黄岩岛、来自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