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第二图书馆酷炫到让人尖叫

2019年12月01日 18:21:00 | 来源:苏州市文广旅局官微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独特的观影视角 跨时空的全息呈现 高科技与数字创意的碰撞 究竟能产生哪些“化学反应”? 一起走进数字体验馆 看“黑科技”如何改变 我们的“阅读生活”

展馆入口

  苏州第二图书馆数字技术体验区通过高科技多媒体率先对图书资源的整合、应用和体验做出前沿性尝试。苏州第二图书馆数字技术体验区通过高科技多媒体率先对图书资源的整合、应用和体验做出前沿性尝试。 

  整个体验区共385平方米,展示体验以图书信息为本,突破传统图书的静态被动阅读方式,采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雷达感应互动、体感交互、360度全息、裸眼3D等高科技多媒体互动技术,对知识进行动态化、可视化制作。内容获取方式上呈现出主动性、趣味性、智能化等特征,对阅读习惯进行多样性的变革实验。

  01

  心理疏导区

  探测心理状态,调节心理压力。VR心理体验中心立足于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与宣传,运用VR+互联网+可穿戴设备等高科技手段,兼具趣味性、科普性、新颖性、科技性,把看不见摸不着的心理现象清晰呈现在读者面前。

  心理关爱自助系统

  依据经典心理学理论,采用高信效度心理量表,将人的心理特征数据化,反应个体心理差异并衡量个体心理元素水平。

  同时,将智能评估云系统、心理健康知识、图书馆馆藏心理图书等信息有机融合,读者可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自助体验。

  VR心理体验系统

  通过VR技术构建身临其境的反馈场景,实时监测参与者体验过程中的呼吸、心率等生理指标,进行安全可控的沉浸式心理减压放松、身心素质训练、恐高幽闭脱敏训练、脑力开发训练等心理体验,改善训练者的压力、焦虑、恐惧等不良状态,培养心理适应能力,强化心理素质。

  智能音乐放松系统

  根据音乐治疗学原理,利用音乐对情绪和心理的影响,对右脑进行良性刺激,使其产生有助于学习思考的α脑波,化解焦虑、抑郁、紧张等不良情绪,促进身心放松,为读者营造一个舒适惬意的心理空间。

  02

  综合体验区

  ZSpace 虚拟现实学习体验

  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将抽象知识具象化、可视化,并通过交互感应操作提升学习深度,为科技、工程、艺术、数学等学科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激发探索知识兴趣,提高对事物的理解力和创造力。

  体感AR拍照体验

  利用增强现实技术将多个预设虚拟场景有机叠加在真实世界之中,体验者站在真实世界里和虚拟场景进行拍照合影,运用体感识别与影像捕捉技术,与梦幻场景进行亲密接触。

  二馆布局全息展示区

  3D互动立体书体验

  利用增强现实技术将传统纸质阅读拓展为3D、互动、有声的阅读,让立体生动的虚拟景象出现在阅读者眼前。强大的交互性增强了读者的带入感和参与感,从而提升读者的学习乐趣和自主性。

  裸眼3D体验

  裸眼3D显示技术是利用人类双眼的视差打造立体成像效果。利用“视差”原理,通过特殊技术处理的显示设备给观看者左右眼分别输送不同的画面,在不需要辅助设备(3D眼镜,头盔等)的情况下,在观看者大脑中产生立体视觉效果。

  虚拟书法体验

  感应式书法和传统书法的书写难度几乎相当。双手不会沾到墨水,又能体验传统书写方式。书写后的作品还可以下载到手机,与朋友一起分享,十分有趣。

  5G体验区

  展示5G技术将会给未来产业、工作与日常生活所带来的变化和机会,使读者对5G技术有更加直观的了解。

  瀑布流

  图书借阅屏

  通过流动的互动照片墙展示苏图二馆的图书资源。包括各图书的封面、介绍等。读者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对感兴趣的图书进行收藏及借阅。机器会根据指令,将书本投递到所在地附近的取书点。利用信息技术为读者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03

  VR自由体验区

  VR一体机体验偏重知识的传达,其中覆盖了天文、地理、海洋、人文、科学、科普、旅游等方面的知识,区别于纸媒的平面阅读体验,VR一体机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对书本中的知识进行三维立体的生动演示,让读者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感,拓展、延伸知识的宽度和深度。

  专业版VR互动体验基于VR虚拟头盔、VR全向行动平台以及高性能服务器等设备支持,通过360度移动追踪和指引系统提供空间定位,参与者在虚拟世界可自由探索,并与虚拟世界发生多感官真切互动。

  一起期待苏州第二图书馆

  正式开馆后,带给我们更多惊喜吧!

  (来源:苏州市文广旅局官微 编辑/滕方菲)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