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美丽江苏】如何书写“美美与共”新篇章?做好空间特色塑造|我苏特稿

2020年08月14日 20:56:04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编者按:江河徜徉,苏韵流芳。高起点推进美丽江苏建设,把一个更加美丽、生态宜居的新江苏带向未来,是全省人民的期盼和梦想,也是一项事关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美丽江苏”被赋予了怎样的新目标、新地位、新诠释?又该如何发力建设?我苏特稿联合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推出系列报道《读懂美丽江苏》,解读江苏硬招实招。


  我苏网讯 推进美丽江苏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江苏行动,更是深化“强富美高”的创新实践。江苏省委省政府整体规划、系统推进,对美丽江苏赋予新目标、新地位、新诠释,其中特别强调:要通过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推进省域空间融合发展、强化区域空间特色塑造,持续优化省域空间布局。那么,如何写好美丽江苏的空间文章呢?

  《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美丽江苏建设的意见》全文分为7个部分共21条,明确了美丽江苏建设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工作举措。《意见》提出,建设美丽江苏要充分彰显自然生态之美、城乡宜居之美、人文特色之美、文明和谐之美、绿色发展之美,让美丽江苏美得有形态、有韵味、有温度、有质感,成为“强富美高”最直接最可感的展现,成为江苏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鲜明底色。

  美丽江苏的美是全方位、高品位的,体现在生态之美上是治污、添绿、留白;体现在水韵之美上是以江河湖海为脉络优化空间格局,让水韵江苏成为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底色;体现在宜居之美上是以环境优美、人文醇美、建设精美为内涵,让江苏人居环境美得更有品质、更令人向往。

  “江苏的美,既有能够可视化的,就是有水韵、有城市、有美丽的村落;也有内在的文化底蕴,江苏拥有众多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江苏省自然资源厅空间规划局局长陈小卉说:“此外,实际上还有经济发展、文化发展的问题,包括沿江未来的一些产业转型的区域,包括沿海未来生态跟生产,应当说是有机融合的空间重塑。”

  高颜值的城乡面貌,离不开高品质的国土空间规划。《意见》提出,要形成全省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加快构建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可持续发展的高品质国土空间格局。

  《意见》明确,要推进省域空间融合发展。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和空间协同保护,推进长江、淮河—洪泽湖、京杭大运河、黄河故道等生态廊道和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形成森林、湖泊、湿地等多种形态有机融合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现代化研究院副院长王树华认为:“《意见》更注重生态治理的协同性和整体性,不单单考虑水体,实际上是把各种生态相关的要素综合起来考虑。在发展的过程中,协调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以及资源节约的关系,形成区域互补,跨江融合、南北联动的生态空间布局。”

  建设美丽江苏,彰显水韵之美,要强化区域空间特色塑造。《意见》提出,要坚持沿江沿河沿湖沿海“四沿”联动,沿江地区要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生态经济带,沿海地区打造令人向往的生态风光带、人海和谐的蓝色经济带,沿大运河地区要打造中国大运河最繁华、最精彩、最美丽的“江苏名片”,沿太湖地区要建设世界级生态湖区、创新湖区,沿黄河故道地区要打造千里生态富民廊道和现代农业基地,沿洪泽湖、高邮湖、微山湖、骆马湖等地区构筑支撑江苏可持续发展的“绿心地带”。

  江苏省规划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梅耀林说:“以‘四沿’为脉络,串联沿线的特色资源集聚区,包括名人、美食、戏曲等等,包括传统的经典产业,还有近现代工商业,在空间上就能够形成以‘四沿’为主要的脉络,以特色资源集聚区为展示面的全省特色空间规划体系。”

  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王尧 刘堃 李泽灏 尹美又 冯水清 苏州中心站 胡超 我苏特稿编辑/秦玉婷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