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如何做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三好生”?这场“思享汇”上火花四溅

2020年08月30日 09:39:32 | 来源:交汇点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在“千问千寻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传播行动启动仪式上,江苏省社科院党委书记、院长,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院长夏锦文与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研究所所长贺云翱等政府、学界和业界代表开展了“运之河”思享汇,共话大运河文化保护和传承,探讨如何让千年运河留下浓浓的江苏印记,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汇智聚力。

  一张运河网,孕育灿烂地域文明

  “如果说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脊梁,那么大运河就是贯通南北的血脉,它们一横一纵构成了一个“人”字,共同构筑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也共同标识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思享汇主持人,省社科院党委书记、院长,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院长夏锦文这样形容大运河在中国历史上的价值。

  大运河被称为镌刻在中华大地上的史诗,流淌了2500年,全长3000多公里,连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5大水系,融通了京津、燕赵、齐鲁、楚汉、淮扬和吴越六大文化圈。江苏是大运河流经线路最长、城市最多、遗产最丰富的省份,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江苏段是中国大运河文化公园唯一的重点建设区,正以高标准、高水平、高品位全力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走遍了大运河全线,再来看江苏段时,他认为,大运河深深影响了江苏的吴文化、淮扬文化、楚汉文化和金陵文化的塑造,没有一种文化因素能像大运河那样对今天江苏的经济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有巨大的影响。

  “还有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大运河在江苏不是‘一条线’,而是‘一张网’,它通过沿线的各种河流湖泊,沟通了江苏大地。我们的建议被采纳后,泰州、南通和南京也被列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城市中。现在,我们还在推动盐城和连云港这两座城市也能加入。”贺云翱说,“可以说江苏没有一座城市没接受过大运河的滋养。大运河对江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都发挥着核心的文化引领作用。”

  运河沿线,水、岸、城三位一体,水是大运河的灵魂,岸是其经络,城是颗颗明珠。思享汇邀请了扬州、淮安和南通的运河沿线城市代表。扬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委书记、局长季培均表示,扬州是运河的原点城市。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邗沟,扬州就此与运河同生共长。同时,扬州也是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牵头城市。在全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规划中,扬州是全线唯一全市域纳入核心区的城市。如今,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落户扬州三湾,预计明年7月1日就可以正式对外开放。

  淮安同样是运河沿线古代四大都市之一,淮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大运河办主任张建闯表示,淮安是全省首个设立市级大运河办的城市,这么做是因为“家底厚”——明清时期淮安是河道总督和漕运总督的驻节地,“天下九督、淮居其二”,是当时的漕运指挥中心、河道的治理中心、漕船的制造中心、漕粮的转运中心、淮盐的集散中心,是名副其实的“运河之都”。今天,淮安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引领社会经济全面发展,运河之水激荡着新时代的发展动力。

  真抓实干,运河“非遗”更添生机

  千年运河,今朝更美。在高标准、高水平、高品位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如何让千年运河留下新时代的江苏印记,成了大家现场热议的话题。

  “我们要把扬州打造成样本城市,通过推动‘世界运河城市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来增强大运河的国际化影响力。”季培均介绍道,“世界运河城市论坛”在扬州已经连续举办了13年,下个月将举行第14届。把世界一流的运河城市代表聚集在扬州,围绕运河可持续发展、城镇保护利用等问题等进行信息共享,加深了江苏与世界各运河城市之间的文化交流合作。季培均认为,在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中,必须要辩证处理好保护、传承、利用的关系。保护是前提,传承是主线,而利用是为了更好地造福当代人。“文化遗产的传承、生态文明的改善以及大运河沿线乡村振兴等,是个系统化的工程。扬州在这方面既要努力走在前列,又要与沿线的城市一起,更好地进行全域性的联动。”

  “淮安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纳入社会经济全面发展中通盘考虑。”身处隋唐大运河和京杭大运河的交汇点,淮安正在以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主线,统筹推进“五园三带十点”主题展示区建设,形成大运河淮安段国家文化公园展示体系。留存至今的古运河,在淮安境内有36公里长,是大运河最为经典的一段。在这段运河西岸、京杭大运河与里运河之间,淮安将打造中国漕运城,此外中国水工科技馆也正在做相关的转化工作。“相信通过‘五园三带十点’以及漕运城、水工科技馆等一系列重大项目的实施,淮安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会显现出真实模样。”张建闯说。

  “我们认为,运河文化就是我们唐闸古镇最独特的旅游吸引力。”作为企业的代表,南通唐闸古镇保护开发有限公司戴洪兵,在现场分享了用企业化运作来振兴古镇的成功经验。125年前,张謇来到位于运河畔的唐闸,依托大运河这一地理优势,创办了南通的第一个近代工厂──大生厂。作为工业文明的“活化石”,唐闸也通过修建1895文化创意产业园、汤家巷文化街区、新民巷美食街、复兴巷茶文化园等转型成为旅游目的地,让运河“非遗”更添生机。

  一条“人文之河”,支撑美丽新江苏

  “自然与人文相结合,是江苏吸引世界的最大特色。而大运河体系既是自然的,也是人文的,是‘天人合一’的智慧创造。”贺云翱认为,大运河文化带是支撑美丽江苏建设最好的一个体系,没有哪一个体系能像它这么深广。

  在省委省政府不久前刚刚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美丽江苏建设的意见》中,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也被列为“水韵江苏”人文品牌的重要一环。那么,一条“人文之河”,如何在美丽江苏建设中发挥最大价值呢?

  贺云翱表示,大运河并非只是一条河那么简单,它涉及到所有的城市、城镇、乡村,甚至运河人家的建筑景观、生活形态、民宿风景、手工特色等都与之相关联。“美丽的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就是从顶层到基层、从生活到生产、从历史到未来这样一个大的美丽江苏的建设体系。”

  “江苏是全国唯一拥有或濒临江河湖海的省份,大运河文化带覆盖了江苏的所有城市,将全方位拉动各市的生态、经济、文化等领域,实现江苏的一体化发展。”不过在调研中,贺云翱也发现,在整个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不少城市还没有形成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如果所有的村镇、大运河沿线的所有人,上下一条心,大家一起来做,共同建设美丽江苏,那么我们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就能够把美丽江苏建设落到实处。”

  “古时有一幅趣联,‘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此时此刻,我们有了一个最佳下联:‘古运河今运河古今运河运古今’。”夏锦文幽默地说。从传统走来,向现代奔去;从历史走来,向未来奔去。当好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的“三好生”,是江苏的目标。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