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绿色GDP”,无锡交出生态环境保护亮眼“成绩单”

2022年06月05日 14:26:18 | 来源:无锡新传媒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6月5日是第51个世界环境日,也是我国第8个法定环境日。《2021无锡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于今天正式公布,共包含环境空气、水环境、土壤和地下水环境、声环境、生态环境、农村环境、固体废弃物、辐射环境等8个方面的内容,这张成绩单上无锡究竟都有哪些环境质量的高分答卷?这些亮眼成绩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

  蓝天白云常见,空气质量向好

  无锡市民对于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最直接的感观就是:每天出门时,看到蓝天白云的次数不断增加,心情也舒畅了许多。对于有鼻炎、咳嗽之类的敏感人群,他们的身体就是好空气质量的试金石。

  在空气环境提升这一块,大气“绿岛”的建设可谓是一大“功臣”。所谓的“绿岛”就是由政府投资或政府组织多元投资,配套建有可供多个市场主体共享的环保公共基础设施,实现污染物统一收集、集中治理、稳定达标排放的集中点(片区)。

  在旺庄街道的盛业大厦,记者见到了“绿岛”的真容:由180米镀锌通风公共烟道,两台高效油烟净化设施及平台和若干配件设施组成的一套高效油烟净化系统。这套设备可以集中处理大厦内17家餐饮企业排放的油烟,实现了餐饮油烟的集中收集、集中处理和规范排放,更有效地解决了餐饮企业规模小、油烟无组织排放、维护保养费用高等顽疾。在减少噪音污染之余,也有利于该地区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属实是一项民生之举,居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也逐渐提升。据统计,自2021年改造以来已实现油烟扰民零投诉,经专业检测油烟排放浓度≤0.6mg/m^3(省标油烟排放浓度≤1.0mg/m^3)。

  去年,全市PM2.5年均浓度为29微克/立方米,为有监测数据以来最好水平,并实现2013年以来“八连降”,成为全省首批PM2.5平均浓度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82.2%,达2013年以来最高。在此历史性成绩基础上,2022年的空气质量目标也将“更上一层楼”,力争实现PM2.5浓度29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率82.2%和降尘量2.9吨/月·平方千米等多项指标。

  “1微克每立方米看似微不足道,实则是极具挑战、困难重重的一步,只有投入百分百的决心和行动力才能完成这项质的提升。”无锡市生态环境局大气处处长王海明表示,“擒贼先擒王”,臭氧污染是目前影响无锡市2022年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首要矛盾。VOCs与NOX减排作为两项重点工作,从“降、治、控”三向推动臭氧前体物治理的攻坚路线。据了解,2022年大气年度计划共排定了大气污染防治工程项目14826项,其中涉NOx多达5900余项,涉VOCs多达7300余项。

太湖绿道水上森林

  连续14年实现太湖安全度夏

  “小区的景观河现在治理得很好,水很清澈,成了日常休闲散步的好去处。”市民发自内心的夸赞,就是水治理成果最直接的反馈。

  2021年,全市纳入年度考核的71个地表水国省考断面优Ⅲ比例93.0%,为“十三五”以来最优。太湖无锡水域水质总体符合IV类标准,定类指标为总磷,浓度0.061毫克/升,与2020年相比下降25.6%,连续14年实现太湖安全度夏“两个确保”目标。

  这些优质数据的背后有着一批默默付出的人。记者来到了紧邻太湖、水系密布的马山。“整个马圩地区的河面都是我们清理的,每天早上6点我们就穿戴好救生衣,划着船,就开始了一天的河面清理工作。”河道保洁员朱师傅一面说着话一面对水面垃圾与漂浮物进行打捞清理。“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每年3月初的时候,马山太湖沿线就会看见一群穿着蓝藻打捞服,系好救生衣的作业人员正在打捞水草。今年以来,全街道已累计出动蓝藻船只470船次,打捞人员超4000人次,清运水草及垃圾超350吨。

  今年水环境治理方面也是立下了“军令状”,确立25个国考断面优Ⅲ比例为84%,71个省考断面优Ⅲ比例为94.4%,无劣Ⅴ类断面,河流断面优Ⅲ比例达到100%等多项目标。从工程项目强化入手,紧紧围绕影响国省考断面的各类因素,安排工程项目277个,实施工业企业、城乡生活、农业、航运“四源共治”,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断面环境综合整治。对于水质的监测监控依旧不能掉以轻心。全市水质自动站建设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制定实施市控以上断面水质自动站建设计划,力争2023年底前完成重点市控及以上断面实现自动站全覆盖,为精准溯源治污提供支撑。

  固废专章首次亮相成绩单

  每天生产、消费、生活和其他活动中总会产生一些固态、半固态的废弃物,这些常见的废弃的制品、破损器皿、残次品、变质食品等“垃圾”有一个专有称呼就是固体废弃物。与往年相比,今年《无锡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中新增了固体废弃物的专章。根据环境统计和企业申报,近年来全市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总体较为稳定,2021年约产生109万吨,年处理能力近260万吨,超过了本市产废量的2倍以上,危险废物处理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市场利用处置价格也因此持续下降。

  全市危险废物的主要类别到底都有哪些?其实,半数以上是废酸和含铜废物,2021年,HW34废酸36.93万吨,占比33.65%,HW22含铜废物19.96万吨,占比18.19%。从行业类别来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是产废的主要行业,分别占产生总量的38.98%、17.39%,超过了全市总量一半以上。

  如今,无锡的每袋(桶)危废都有了自己的电子二维码“身份证”。该市已有5家企业领取了小微收集许可证,累计覆盖近7000家小量产废企业,其中3400家为原先游离于监管系统外的企业,签订总合同量约1.4万吨,可为小量产废企业节约运输处置成本1300余万元。企业平均签约价格在4000-5000元/吨,比开展小微收集前便宜2000元以上,虽然看似成本降低得不多,但对于很多小微企业来说却是省时、省力、省心之举,何乐而不为。同时,危废的处理与生活垃圾完全不同,它们需要去无锡市工业废物安全处置有限公司等市内处置公司,通过物理、化学等专业处理方式,最终实现危废的“无微不至、转危为安”。

  据无锡市生态环境局固体处处长罗小春介绍,目前危废小微集中收集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无锡市生态环境局制定了《小微企业危废集中收集单位服务规范(试行)》,一方面收集单位的收费方式将更加规范,严厉杜绝高收费、乱收费,为产废企业减轻费用负担;另一方面集中收集单位将为产废企业提供更多的附加服务,如定期上门指导危险废物的规范贮存,定期开展环保政策、管理要求等业务培训,减少小微企业的违法风险。(殷婉婷)

  (来源:无锡新传媒网)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