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馆人气旺 水质检测不放松

2022年06月11日 11:01:04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天气炎热,游泳馆成为市民运动的首选地,游泳场所卫生状况也成了大家关注的热点。游泳馆的水质如何,安全防范措施做得怎么样呢?

  游泳池的水质如何是大家最为关心的,其中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氯的含量。南京五台山游泳馆的工作人员对泳池中的水进行了抽样检测,氯的含量是0.44毫克每升,而标准的范围是0.3到1毫克每升,目前这个数值是在合理的范围内,对人体的皮肤是没有伤害的。

  记者了解到,现在一般人工游泳池水来源于生活饮用水。生活饮用水中含有的一些物质,以及在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物质,成为游泳池水污染的来源之一。此外,游泳者带入也是重要的污染来源,例如人体的汗液、尿液、毛发、皮屑、化妆品、其他污垢等。游泳馆负责人表示,他们会定时对水质自检。“开放后每两个小时检测一次,包括氯还有PH,还对水温检测。夏季人多了我们会一小时检查一次。”五台山游泳馆现场工作人员陈芝全说。

  记者从南京市卫生监督部门了解到,泳池水质最容易在游离性余氯、pH 值和尿素这三个指标上出问题。气温升高,暑期到来前,卫生监督部门均加强了对游泳馆水质的检测。工作人员表示,观察游泳池水质,有“看”“闻” 两招。首先看池水可见度。良好的池水可见度高、清凉透彻,池底清晰可见。闻,就是闻水的气味。如果刺激性气味过浓,导致喉咙或者眼睛有刺激症状,则说明消毒剂含量过高,不建议游泳。“游泳场馆在开放前应该对游泳池水水温,水的余氯pH值进行检测,并进行公示检测结果。我们会着重检查证件的持有情况,卫生检测情况,从业人员健康检测情况,我们也会对水质的水采样检测。”南京市卫生监督所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科科长李月说。

  全员持证、6岗1巡 多举措保护市民水下安全 

  近期,随着气温愈发升高,加之高考结束,许多市民尤其是青少年学生选择到游泳场馆消夏避暑。如何科学应对客流高峰,保障广大泳客健身安全呢?游泳馆推出了多项保障措施。在溺水突发事件应急演练中,一位“游泳者”现场模拟了游泳时遭遇溺水的险情,责任岗救生员第一时间发现吹响“紧急哨”并立即跳入池中,通过双腋拖拽将“溺水者”带至池岸安全地带,迅速判断其体征,实施心肺复苏。“不管是在哪个区域发现都要跳水施救,我们也有服务人员报告值班主管,调取客人资料,通知所有保安到岗。”南京五台山体育中心游泳馆运营部主管沈婕说。

  据五台山游泳馆相关负责人介绍,游泳馆共配备了18名专职救生员。在此基础上,场馆进一步强化安全“厚度”,为员工进行“电子救护员”的系统培训及“CPR+AED”考核,实现一线员工持证率100%,这在南京全市游泳场馆中尚属首家。“首先要全员培训心肺复苏,第二个是AED,第三是气道梗阻,特别是小孩,或者游泳的人呛到了,都是气道梗阻,还有就是外伤包扎,学会专业包扎,今天我们现场考核,通过后会把证书进行申请。”南京市鼓楼区红十字会培训教师顾阳丽说。

  游泳馆负责人表示,所有教练员的资质都有公示,岸边多位救生员、安全员在巡视。为了防止孩子溺水或者脱离视线,他们要求每位教练员每隔20分钟清点一次人数。一旦有突发情况,救生人员要快速响应,确保孩子安全。开放期间,池区按照6岗1巡布岗,场馆各区域还设有安全巡查员,实现开放区域观察与救护力量全覆盖。“我们是6岗1巡,有固定的岗位,都有救生员,有主责任区和次责任区,专门有人巡岗,如果有突发情况会立即补岗。”沈婕说。需要提醒的是,市民要做好游泳前后的热身与放松,把握适宜的运动强度和运动量,提倡错峰锻炼、科学健身。

  (来源:《零距离》记者/何畔 编辑/蒋婕)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