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进化论㊸|“双减”之下首个暑假,四种方法助娃提高内驱力

2022年07月14日 15:55:09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我苏网讯 “双减”政策落地近一年,这个暑假成为双减后首个没有学科类培训班的暑假。这个超长假期,家长如何带着孩子有效度过?记者为此采访了南外仙林分校燕子矶校区中学部校长,南京市首届德育带头人张国其。

  张国其表示,“双减”之下,减的是学业负担,增的是学生全面素养的提升。孩子的真正幸福不是追求所谓的“第一名”,而要让他们大胆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最好的家庭教育其实是对孩子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暑期正好给了家长大量时间陪伴孩子,帮助孩子建立人生目标,关注心灵成长,提升学习内驱力。

  以下四个方法,值得收藏参考。

  方法一:做好一张“卡”,及时“回头看”

  现如今,社会物质条件越来越好,但人的精神世界却越来越贫乏。青少年也是一样,“空心病”成为这代人面临的一大难题。唯有找到了人生目标,树立一座“精神灯塔”,孩子才会知道自己奔向何方,才会拥有学习动力。

  因此张国其建议家长假期第一件事就是和孩子一起列一张“目标卡从现在开始规划人生。“目标卡的建立必须要由家长和孩子共同根据孩子的学情,根据他的兴趣爱好,根据他的生活习惯来制定近期、中期目标。这个目标一定要多元化,包括学习、生活和社会活动。”

  订完目标并非就结束了,还需要进行“目标管理”。“实施一段时间后,如果孩子达成了一定目标,我们家长要给予表扬,如果没有达标,那也要一起分析原因,重新调整目标继续努力。”张国其说,有些孩子可能兴趣广泛,有很多短期目标,但通常很难长期坚持专注,他们关注的焦点局限在一些功利性的收获以及外在虚荣。他们所定下的目标,很可能不是真正的目标。家长作为引导者,要带动孩子思考他所制定的目标是否具有长期价值,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能否为他人和社会带来帮助。

  方法二:“苦难”触动心灵,生活磨练意志

  “社会实践一向是学校德育重要内容,其实对于家长来说也一样。要多带孩子走进社会,走近自然,体验生活。”

  张国其建议家长带着孩子参与一些爱心援助活动,去贫困地区体验真实生活,因为苦难容易触动心灵,激发内在动力。同时一些郊游也可考虑换成步行远足,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磨练他们的意志。 

     在欧美有一种很流行的实践学习方法叫做“学徒制学习”,家长可以参考。比如你可能载着孩子去修过车或去过4S店,你有让孩子下车,到车间找一位师傅学习交流一下或者观摩一下汽车维修的原理吗?如果孩子年龄稍微大一点,索性找个周末,哪怕只是一天,给师傅当一次助手,也会有很大收获,这就是小学徒。所以家长也要观察孩子,在他们感兴趣的领域,找到专业的社会化导师并向其请教、学习,积累社会经验,而后通过亲身实践,在实际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比课堂学习来得更加生动立体。 

     “要想调动孩子的学习内驱力,就要让孩子感觉到学习有用,在生活中,要把孩子学到的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学以致用,有了成就感,才能激发动力。”张国其说。

  方法三:举办“家庭沙龙”, 用心陪伴助成长

  正如学校会举行班会晨会一样,家长在家也可以和孩子定期“聚会”,如果平时家中没有这样的习惯,暑假是个开始的好时机。

  这样的“家庭沙龙”并非是让父母和孩子坐下谈心,而是把主角交给孩子,听听他们的理想和困惑,和他们谈谈伟人故事,关注国家大事、身边小事甚至可以专门为孩子选择一些优秀的励志影片,一起观看,结束后再交流心得

  “这样的沙龙也可以变成家庭读书会,家庭开列书单,让孩子根据自身喜好选择一本,全家一起阅读,然后在读书会上交流所感所得。”张国其认为,家长只有更用心地陪伴孩子才能真正把“双减”减出来的时间,充分利用到提升孩子的全面素养上来。

  方法四:多途径沉浸式体验重大事件、重要节点

  最后,张国其提醒家长,要多关注重大事件和重要节点,带着孩子实地沉浸式体验,走一走、看一看、拍一拍、写一写、唱一唱通过多种途径让孩子去了解中国优秀的历史文化和党的光辉历程,只有当孩子对前途充满信心,才能更好激发他们的学习内在动力。

  (记者/朱彤 摄像/沈子涵 视频/宋梦真 设计/邵静娟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