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讯 十年来,江苏持续推进平安江苏建设,实现了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9月6日上午,“奋进新江苏 建功新时代”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平安建设专场在南京举行。发布会上,江苏省委政法委副书记顾俊对相关情况作了介绍。
顾俊表示,江苏群众安全感从2012年的94%提高到2022年上半年的99.14%,政法队伍满意度从85.5%提高到95.92%,始终保持全国前列,江苏被公认为全国最安全的省份之一,全省有6个设区市、15个县(市、区)分别被评为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示范县。
提高至99.14%! 江苏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实现新跃升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政治引领。始终把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平安建设的一条主线,积极探索基层党建引领平安建设的新路径、新模式。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最大制度优势,成立新的平安江苏建设领导小组,由省委书记任组长,省长、省委副书记和政法委书记任副组长,46个省级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领导小组成员,统筹推进平安江苏建设。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大力推行“党建+”模式,把平安建设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与推行党员干部“大走访”常态化制度化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干部在平安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真正使党的领导覆盖到了平安建设每一个领域、每一个环节。
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保民平安。把满足人民需要作为平安建设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打造平安建设人人参与、建设成果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全省持续呈现八类主要刑事案件、侵财案件发案下降、破案上升良好态势。把打击整治锋芒直指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涉黑涉恶问题,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掉涉黑组织197个、恶势力犯罪集团695个,有效净化了社会治安环境。强力推进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电诈犯罪连续多年持续大幅上升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立案数逐年下降。今年4月以来,根据中央统一部署,扎实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全省共立案侦办养老诈骗案件1146起,已破获1101起,共打掉犯罪团伙163个,抓获犯罪嫌疑人2770名,查扣追缴涉案财物价值6.9亿元,有力守护了老年人的“钱袋子”。
坚持预防为主,注重整体防控。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平安建设关键性要务,按照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求,全面强化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各项措施,深入开展护航高质量发展系列行动,有力服务保障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组织开展公共安全监管攻坚行动,围绕重点领域启动大检查大排查大整治,强化“两客一危一货”、渣土车、校车等重点车辆源头管理,全力防范事故隐患。加强诉源治理,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积极探索建立集中、分类、依法、就地“四位一体”多元化解机制,全省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保持在98%以上,95%以上的矛盾纠纷在乡镇以下得到化解。
坚持改革创新,强化科技支撑。把智能化建设应用作为平安建设新的增长点,大力推进体系架构、运行机制、工作流程智能化再造,发挥科技“利器”对平安建设的强大驱动效应。高标准建设省、市社会治理大数据中心,全面整合政法综治工作数据及各部门平安稳定数据资源,初步实现政法综治专业数据、政府部门管理数据、公共服务机构业务数据、互联网数据集成应用。以技防城建设为载体,以技防乡镇、小区、单位为基础,积极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和信息技术,全力打造技防江苏“升级版”。深入推进智慧审判、智慧检务、智慧警务、智慧法务、智慧监狱建设,积极打造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的智能化治理新模式。
探路社会治理 全省域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同时,在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方面,江苏把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作为推进省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支柱性工程,在全国率先全省域推进网格化社会治理,在全国率先推广建立正处级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综合指挥中心,出台首部网格化省级政府规章、首部市域社会治理促进条例,探索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江苏特点的社会治理之路。2021年底全省群众对网格服务管理满意率达97.68%。
完善体制机制,推进共建共治共享。大力推行“党建+社会治理”模式,把创新社会治理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将党支部和党小组建在网格,围绕基层党组织构建公共服务圈、群众自治圈、社会共治圈,鼓励引导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群众参与社会治理,全省网格党建覆盖率达100%,努力形成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生动局面。
全面推进试点,打造市域特色品牌。坚持“地区分类、项目分解、任务分领、经验分创、责任分担”,推动各设区市之间、县区之间、部门之间强化共同体意识,快跑者示范引领,慢跑者迎头赶上,通过团结协作跑好“团体赛”;同时,积极培育典型,打造出苏州“八心”工程、南通“云图”治理、淮安“三化协同”工程、常州“五城同创”、泰州“12348”调解模式、徐州金融“网格驿站”、连云港“345”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镇江“三全”治理、南京红色网格、无锡“三智”样本、扬州平安联盟、盐城平安灯箱、宿迁“三网”融合等工作典型。
夯实基层基础,深化网格治理机制。一是筑牢网格基础。组织实施“精网微格”工程,将网格细分为若干个“微网格”,构建“乡镇(街道)—村(社区)—网格—微网格—户”工作体系。目前,全省设立网格10.5万个、微网格41.7万个,配备专职网格员8.8万名(城市3.8万名、农村5万名),兼职网格员41.5万名。二是加强矛盾排查。组织开展社会矛盾风险隐患拉网式大排查大起底大化解专项活动,通过“拉网式”排查社会矛盾纠纷,努力实现“隐患发现在网格、矛盾化解在网格,小事不出网格社区、大事不出乡镇街道”,有效防止群体性事件和个人极端案事件发生,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三是下沉力量资源。健全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深入网格等制度,引导和动员各类社会组织和居民群众广泛参与,有效实现社会治理和服务功能的深化拓展、精准释放、全面覆盖。四是强化智能应用。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大数据平台建设,整合部门信息资源、推动数据共享共用、搭建智能研判模型,做到数据一次采集、按需共享,业务一次办理、网上流转。
统筹资源力量,建强中心平台阵地。在综治中心、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全覆盖的基础上,在市县乡推动建立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将指挥中心打造成社会治理调度资源的“主平台”、平安建设防控风险的“主阵地”、政法服务回应群众诉求的“主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