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苏州园林与人工智能结合碰撞,会有什么样的课堂火花?在苏州一所小学,老师和学生将拙政园这一经典园林搬进了课堂。
走进苏州尹山湖实验小学的AI课堂上,AI创新教育机器人摇身一变,成为苏州拙政园的导游。机器人在学生们的指令下,游走在拙政园手绘地图上。
“这里是放眼亭,大家可以在这里欣赏水景。”在机器人小飞呆萌的语音中,学生们感受到了人工智能带来的魅力。而这样有趣生动的课堂,则来自于学校李俊明老师的一次想法。一次拙政园的游玩,他萌生了把苏州园林融进人工智能课。于是,他开始着手设计课程。借助AI创新教育机器人,设计一套用机器人当导游,给中外游客介绍拙政园的课程。
苏州市吴中区尹山湖实验小学教技室副主任李俊明告诉记者,我就想把这个课程跟苏州园林做一个结合,通过接触苏州这些古典文化,去接触苏州的本地的方言也好、我们苏州巷子里面的一些古文化也好,让学生把我们苏州的文化进行一个传承。
理论的课程体系建好了,但真正开始实施的时候,就遇到了难题。让机器人做导游,就需要绘制出一张与机器人大小匹配的拙政园地图,可苏州园林一向以设计精巧,层次丰富著称,各个建筑的位置布局复杂,很难找到一张符合课程需求的地图。通过对比卫星地图、拙政园的实景图,功夫不负苦心人,终于找到了一张符合需求的拙政园手绘地图。于是,一套“机器人小飞导览苏州园林”的人工智能课程诞生了。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团队合作,有的负责设计线路、有的负责编制导游脚本、有的负责输入程序、有的负责机器翻译……课堂上热火朝天。
学生陈禹泽说,“我感觉这样子非常的新鲜,提升了我们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和别的课一点都不一样,我非常喜欢这种课。”
在这堂人工智能课的影响和引领下,学校的各项课程都开始逐步融入人工智能的理念和技术。苏州尹山湖实验小学也因此成为全国第一批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学校和全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培训基地。”
苏州市吴中区尹山湖实验小学副校长干永春说,希望通过对人工智能技术原理的了解,以及对技术的掌握、人工智能与个体、社会关系的一些理解,帮助学生奠定良好的人工智能基础。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开展对我们语文、数学、英语、美术、科学等其他学科都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来源:江苏广电苏州中心站/耿昊东 郭彧 编辑/俞思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