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交通出行环境,不仅体现城市发展水平,更直接影响市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去年以来,宿迁公安交管部门开展了城市交通畅行行动,通过持续细化交通组织、优化交通绿路、增加停车供给等,大力改善市民交通出行环境,全面提升城市交通运行效率和承载能力。
“现在早上从宿豫区到宿城新区上班,走洪泽湖路基本上只需要等一个红灯就可以一路绿灯走到底,这种出行体验太赞了!”市民李先生高兴地说。
去年以来,宿迁公安交管部门紧紧围绕“畅行提速”主题,依托城市交通大脑智慧绿路平台,全面梳理分析车流规律,以“主干道提速”为目标,在时间、空间上把准群众出行需求,运用干线绿波技术,打造智慧绿路44条,搭建区域绿路网络,科学分流减轻重点路段通行压力,通行效率提升54%。持续开展出行诱导和错峰诱导,实现了交通流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的再均衡,交通压力得到有效缓解,群众也获得了更好的出行体验。
“现在许多驾驶员朋友都会注意到市区部分繁忙的路口,会有一条像‘锯齿’的车道,对应的车道指示标志也变成了LED指示屏,像这种车道叫作‘可变车道’。”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秩序管理大队秩序中队指导员沈亦楠介绍,为了解决高峰时段道路交通潮汐现象问题,提升路口通行效率,公安交管部门分别在市区西湖路与青年路、洪泽湖路与青年路、发展大道与项王路等6个路口设置了“可变+潮汐”车道,“我们会根据路口不同时段流量、流向变化来进行灵活调控。广大驾驶员朋友途经可变车道路口时,要提前观察LED车道指示屏,正确选择车道。”
“我们还在市区骆马湖路限时禁止右转、在黄河路部分路口设置非机动车二次过街和前置等候区……”沈亦楠说,去年以来,宿迁公安交管部门通过系列“外科手术”式交通组织微改造、路口路段微渠化“双微改造”,让城市多处“老大难”拥堵点通行效率大幅提升。同时创新实施了一系列交通管理措施,解决了一个又一个交通管理难题,例如在路口创新设置了非机动车掉头通道,方便了群众出行;施划了阶梯式停止线,消除了鬼探头过街隐患;增设了右转危险区,消除了货车右转“包饺子”事故隐患,以此来确保群众出行安全畅通。
宿迁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秩序管理大队副大队长王伟介绍:“我们联合同济大学杨晓光教授团队,成立了交通组织优化中心,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拥堵点进行精细化管理。例如为畅通群众就医路,针对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医院门前拥堵问题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在非机动车道预留机动车排队通道,通行效率提升15%,受到群众好评。”
王伟说,宿迁公安交管部门搭建了交通组织仿真模型、智慧路口全息诊断系统,对城市道路健康状况进行“把脉问诊”,按照“一点一策、一段一案”要求,打通断头路、瓶颈路等“毛细血管”,以支路街巷“微循环”疏通主次干道“大循环”,缓解交通拥堵。目前,市区已调整交通组织65处、打通断头路35处、渠化瓶颈路58处。
此外,针对群众反映的停车难问题,宿迁公安交管部门在从严整治停车秩序的基础上深挖停车潜力,积极会同城管部门实施市区停车便利化工程,新增26处公共停车设施、3000个停车位,切实缓解市区“停车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