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高校寻找戏剧之根——评江苏戏曲名作高校巡演活动

2023年04月17日 10:25:30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我苏网讯 粉墨青春,青春有戏!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主办,江苏文艺广播参与承办的“江苏戏曲名作高校巡演”本轮活动已经接近尾声。

  我们向大家分享了“青春有戏”留言板上同学们的观戏体验,而在教育一线,常年从事文化艺术研究、视听传播研究的教师、学者眼中,又是如何看待“江苏戏曲名作高校巡演”这一活动的呢?

  去高校寻找戏剧之根

  ——评江苏戏曲名作高校巡演活动

  梅爽 江苏省戏剧家协会

  2023年2月底,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教育厅主办,江苏文艺广播等参与承办的新一轮“粉墨青春——江苏戏曲名作高校巡演”活动正式开启。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京剧《骆驼祥子》、昆剧《世说新语》、锡剧《刘胡兰》、苏剧《太湖人家》、越剧《李清照》5部大戏陆续走进江苏几十所高校,在春天的校园里上演一幕幕精彩与感动。

  戏曲需要高校,高校同样需要戏曲,戏曲与高校之间的“双向奔赴”,是互相需要,也是互相成就、共同成长。基于此,“江苏戏曲名作高校巡演”活动精准谋划,搭建起戏曲与高校双向奔赴的桥梁。巡演活动近年来已经成功举办多次,一系列江苏风格的戏曲精品代表剧目在全省各大高校的舞台上轮番上演,一大批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获得者亲自上阵,带领高校师生领会戏曲艺术穿透古今的魅力,收获了广泛的肯定与赞誉。

  如果说中小学孕育着戏曲艺术发展的萌芽与火种,那么大学校园则影响着戏曲艺术发展的未来与走向。戏曲艺术的种子,播撒在高校这片人才济济、养分充足的土壤上,才能长成参天大树、形成茂密森林。观众是戏曲之根,新时代戏曲的发展道路上,充满青春活力的高校学子就是最广大的潜在观众,只有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认识、接受并喜爱戏曲,才能推动戏曲艺术事业生生不息的发展与传播。带着这样的初心,巡演活动深入高校,去青春校园里发现年轻观众、培养年轻观众。

  戏曲要得到高校年轻观众的喜爱,重要的第一步就是需要让他们认识戏曲、了解戏曲,愿意坐下来看戏。戏曲是中华传统艺术的突出代表,是音乐、舞蹈、文学、美术、杂技等多种艺术的综合体,是东方美学精神的集大成者。这份宝贵的遗产在近现代以来却经历了坎坷的历史,艺术受众的老龄化严重、多元娱乐方式的冲击等原因,曾一度让戏曲的生存发展陷入低谷。可喜的是近年来,戏曲又重新迎来生机,“青春版”《牡丹亭》的横空出世让昆曲重回大众视野;“上戏416女团”的戏腔歌曲《探窗》带动京剧艺术走红网络;电影《满江红》轻摇滚范儿的豫剧配乐爆红;粤剧电影《白蛇传·情》问鼎戏曲电影票房记录……一系列案例都在说明,找到正确的表现形式、传播渠道,传统戏曲在当代仍能不断“圈粉”年轻面孔。

  为此,巡演活动在策划上下足了功夫,努力用江苏戏曲精品的完美呈现,引领高校观众进入戏曲精彩天地的大门,重新发现戏曲的深刻动人。一方面,精心挑选剧目。今年进行巡展的五部剧,囊括五大剧种,除了京昆两大类之外,还有锡剧、苏剧、越剧,对江苏多样化的地方戏类型进行了一个局部的展示。剧目主题丰富多元,有对传统经典《骆驼祥子》的致敬,有展现魏晋士人风流气度的新编折子戏,有讲述现代女性觉醒力量的动人故事,有英雄少年刘胡兰短暂人生的丰富细节,有一代女词人李清照守望文化的千古绝唱。通过不同剧目的展示,让年轻观众能够打破对戏曲的刻板印象,认识到当代戏曲的表现形式与内容已经有了巨大的发展与进步,多种题材均可驾驭,主旨内涵与表现空间也在不断带给人惊喜。另一方面,不断创新传播方式,在戏曲的宣传推广上开动脑筋,最大化点燃高校观众对戏曲的兴趣,不仅追求舞台剧目的“好看”,还充分考虑了戏曲活动的“好玩”。结合当下年轻人的审美特点与文化消费习惯,巡演活动设置了戏曲直播车、戏曲头饰展、“粉墨古韵”脸谱展、戏妆戏服体验等多个环节,力图让大家在“沉浸式”多方位的现场体验当中,近距离观看感受戏服头饰的匠心之美,深化对戏曲的直观认识。

  在认识和了解戏曲之后,更重要的下一步就是要引导年轻观众去鉴赏戏曲之美。巡演活动十分用心,挑选了五部在国家级省级展赛中屡获殊荣的戏曲作品,在演出之前还设置了戏曲导赏环节,并邀请观众现场体验“手、眼、身、步、法”,给初识戏曲的高校学子提供精品剧目的完整展示,帮助他们从一开始就构建对戏曲美的准确把握和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是因为,很多年轻观众被网上的戏曲短视频、戏曲直播、戏腔戏歌等内容吸引,而忽视了对戏曲本体的追寻。不可否认,这些走红的戏曲视频与素材使观众多视角、多形式了解传统戏曲,一定程度上宣传了中华戏曲文化,展现了戏曲的魅力,但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很多时候是对传统戏曲宝库的剪辑、重新创造,并不能完整地展示一出剧目的核心价值与丰富内涵,也不能充分体现一个剧种的独特唱腔与风韵,我们对戏曲的关注与热爱也绝不能止步于此。戏曲传承发展的道路最终还是要把观众引向对戏曲整体的关注,建立对戏曲文化的完整认知,去充分地感知和鉴赏戏曲程式化、写意化的美。逐步从片段式的戏曲视频娱乐,转化为对剧本的体悟思考,转化为对演员的表演、身段、唱词等多维度的赏析;从对戏腔歌曲的喜爱,转化到对戏曲丰富多元的唱腔与流派的深刻认知。最终目的还是强化观众对戏曲艺术的感知和赏析能力,并把这种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运用到其他艺术门类,转化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对心灵精神的建构之中。

  巡演活动在高校的推广,是年轻观众与戏曲的深度交流对话,也是对江苏当代戏曲创作成果的一次检验。高校不仅拥有最广大的戏曲潜在观众,还拥有质量最高的戏曲观众。在这里,能不能让观众坐下来好好看完一场戏?能不能让观众与戏曲人物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令人高兴的是,答案是肯定的。高校师生不仅喜爱这些戏曲作品,用热烈的掌声给予了回应,并且与演员高质量互动,给戏曲人的热忱回馈了满满的感动,催生戏曲艺术更多的突破变革。《太湖人家》中淑芬的扮演者、著名苏剧表演艺术家王芳表示,“面对面交流的时候,我们就发现他们对于这部剧的理解甚至超出了我们演员自己。而且你也会看到,有越来越多这样的观众都是青年人,这样的反馈真的是让我们受到深深的激励和鼓舞。”《骆驼祥子》中虎妞的扮演者、省演艺集团京剧院演员高飞表示,“我不禁会想,是不是戏曲真的能够借由这个契机,突破传统舞台的形式,打破‘第四堵墙’,做成‘小剧场’模式,这其实也是进入校园带给我们戏曲人的思考。”可以说,巡演活动为戏曲小剧场情境化的探索提供了丰富的实践,也给戏曲创演团队带来了更多体悟与灵感的迸发。

  在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之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不断增长,自身的文化认同感也不断强化,这些成为戏曲复兴繁荣的大好契机。在戏曲之花绚烂绽放的黄金岁月里,巡演活动连接着戏曲与高校两头,创造出一场场美丽的遇见和精彩。让大学生对戏曲产生兴趣,从好奇到认识,从接受到热爱,是一个逐步的过程,“江苏戏曲名作高校巡演”活动只是开启大学生戏曲认识大门的敲门砖。戏曲传播传承的漫长道路,还需要相关部门单位以及广大戏曲艺术工作者携手共行,创作出更多让年轻观众感动、震撼、热爱的戏曲佳作。只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懂戏、爱戏,我们的戏曲艺术才能永远年轻、永远富有朝气与激情!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