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吃药不管用?可能是肾病惹的祸

2023年06月16日 10:43:14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大多数人都知道,得了高血压一般采用内科治疗,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但是当药物无法很好地控制血压,就要考虑是否存在其他的疾病。近日,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血管外科病区收治了数例高血压病人,经过检查发现是由于肾动脉狭窄导致血压突然升高,通过微创手术治疗,患者最终有效控制了血压并顺利出院。

肾病、内分泌性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这些疾病都有可能诱发高血压

  高血压从发病原因来看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其中大家常见的大多为原发性高血压,约占高血压发病率的95%,另外5%通常为继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卒中、心血管疾病以及肾功能不全等风险更高,但是由于认识不足,病因常常被忽略,导致延误诊断。不同于原发性高血压很难找到明确原因,继发性高血压相对来说病因比较确切,像肾性疾病、内分泌性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都可能会引发血压升高,有针对性地治疗诱发高血压的疾病后,患者血压可恢复正常。

  肾动脉狭窄是导致继发性高血压常见的病因之一,在高血压人群中大约为1%~3%。通俗来说,供应肾脏的动脉血管发生了堵塞,血流不通畅,导致肾脏发生一系列变化,从而引起血压升高,同时还可能伴有肾功能下降,意味着身体里产生的一些毒素无法正常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肾性高血压的腔内手术治疗

  老李(化名)患有高血压十几年了,血压控制一直还算稳定,但最近两周不知怎么回事,高血压病症突然加重,血压持续超过180/100mmHg,怎么吃药也控制不下来,吓得他赶紧来到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脏科住院治疗。经过几天检查,主治医生告诉老李,他的高血压是因为肾脏问题,需转到血管外科治疗。   

  老李和家人虽然听从医生的意见办理了手续,准备去外科病房继续进行治疗,但他依然对此表示非常不解,心里犯起了嘀咕,“我是高血压,怎么医生说我肾脏有问题,如果肾脏有问题,不是该去肾脏科吗,我们办公室的老张因为肾脏不好住院,我还去看过他呢,怎么我肾脏有问题,要去血管外科呢?”

  在转入江苏省人民医院普外血管外科病区后,主治医生前来问诊时,老李赶紧把自己的疑问一股脑儿地告诉医生,医生向老李做了详细的解释。大多数从心脏科转到血管外科来治疗高血压的患者都是因为患者的高血压病因不在心脏,而在肾脏。

  在心脏科检查时发现,患者老李血压升高的病因是肾动脉粥样硬化导致了肾动脉狭窄,肾动脉狭窄后,导致肾脏供血不足。在早期肾动脉堵塞不太严重的时候,吃降压药控制高血压是有效果的,但是现在检查结果显示堵塞已超过70%,吃降压药就无法有效控制了,此时就需要通过手术介入治疗解决肾动脉狭窄的问题。据医生介绍,肾动脉狭窄的常见病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这是肾动脉狭窄最常见的病因,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和冠心病的发生类似,好比下水管道被油污附着在内壁,日积月累,管道逐渐从不通畅到完全堵塞;二是大动脉炎;三是肌纤维发育不良。

  手术治疗肾动脉狭窄主要通过放入支架,撑在狭窄的位置,让血液在支架里流动,顺利流入肾脏,以解决肾脏缺血问题,从而缓解肾脏缺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通过这样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血压,且手术为微创,创口小、恢复快,术后第二天患者就可以出院。

哪些高血压患者需要考虑是肾动脉狭窄所致?

  如果高血压患者出现以下一些情况,建议到医院行进一步检查,确诊是否为肾动脉狭窄。

  一是35岁以下或50岁以上的人发生高血压,舒张压超过100mmhg;

  二是原来稳定的高血压突然增高,且药物控制不佳;

  三是难治性高血压,三个抗高血压药物同时使用不能有效控制;

  四是不明原因的肾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

  五是血化验检查,血肌酐上升,血钾总是轻度偏低。

  据江苏省人民医院普外血管外科主任医师章希炜介绍,肾脏除了生成尿液之外,还肩负着重要的内分泌功能,包括调控血压、钙盐平衡和促红细胞生成等。当肾动脉出现狭窄,肾脏的血供相应减少,刺激肾脏释放肾素,导致体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活化,外周血管收缩,水钠潴留,导致血压异常升高。肾动脉狭窄的治疗原则是纠正狭窄,只要及时解除肾动脉狭窄或阻塞,恢复和维持肾动脉开放通畅,高血压可被治愈,同时可防治肾功能的减退或使已受损的肾功能得到改善和恢复。肾动脉狭窄主要治疗方式是“肾动脉狭窄球囊扩张并肾动脉支架植入”微创治疗,即通过在大腿根部的股动脉穿刺,将带有球囊的导管插入狭窄的肾动脉,扩张狭窄肾动脉至正常肾动脉口径,扩张后放入血管支架,恢复血供,目前该手术已广泛用于临床。

  (通讯员/姜海英 吴畅 编辑/沐梓)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