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第一站,就来到南通五山地区滨江片区,他沿江边步行察看滨江生态环境保护情况,深有感慨地对在场的干部群众说,1978年,他曾来过五山地区,对这里壮阔江面的印象特别深刻,这次专门来看看这里的环境整治情况,过去脏乱差的地方已经变成现在公园的绿化带,确实是沧桑巨变!
还记得几年前,五山及沿江地区却是“滨江不见江、近水不亲水”。由于历史原因,以往南通沿江岸线港口产业单一,化工围江。狼山港曾经拥有长江沿线最大吨位码头,曾是全国最大的进口硫磺集散基地,江风一吹,黄尘漫天,周边居民苦不堪言。
2016年,中央环保督察指出南通市港口码头污染问题。“地处长江下游、工作勇争上游!”南通市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殷殷嘱托,全力推进五山及滨江地区生态修复工作。
作为曾经的建设者,环松涛见证了五山滨江“沧桑巨变”。“我还以为走错了地方。”环松涛至今记得1996年初到狼山工作的景象:单位周边就像工地,进出道路才两米宽,两边都是老旧破落的厂房、参差不齐的民宅、杂乱无章的菜地。
2017年,五山地区定下“三年大变样”的生态修复目标,也是从那时起,环松涛成为万千建设者中的一员,投身五山及沿江地区生态修复保护工程。这名建设“老兵”在父亲离世后母亲独居的日子里,依然坚持深入施工一线,放弃了无数的休息日。搬走集装箱和散货码头,关停并转“散乱污”企业203家,清理“小杂船”162条,拆除违建6.5万平方米,腾出修复岸线12公里,新增超过6平方公里森林绿地,累计投入超过100亿元……犬牙交错的生产岸线,蝶变为自然灵动的生态岸线,南通以壮士断腕的决心重现“青绿江山图”!
五山滨江青山绿水、美景如画,成为南通最引以为傲的“城市客厅”。曾经是一片浅滩的梵音广场,变幻成一个视野开阔的赏景原点;沿着栈道,观江豚赏日落,既可感受大江的澎湃,又可聆听林涛的悠远;白沙滩、足球场、滑板场等公共空间让激情恣意挥洒;紫琅湖水引领江海儿女奔向创新创业的江海潮头;“两河两岸”通城第二生态圈同样成为绿色发展的鲜活样本;而百年虞楼、唐闸古镇、军山南麓保护区等自然人文景致又向您讲述文脉的悠远……
南通是长江入海前的最后一站,长江南通段沿岸的“蝶变”,正是江苏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护佑母亲河的鲜活缩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醒世恒言,在南通的“绿色获得”中得到最好的诠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在江海大地徐徐铺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