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记者,也是盐城市亭湖区污染防治攻坚办宣传组的一员。四年间,我用笔和镜头凝固了亭湖的蓝天、碧水、净土,也记录下这背后默默付出的攻坚勇士身上的故事。
我现在都还记得四年前的一个晚上,我跟随东亭湖街道工作人员到工厂检查污水排放问题。突然,一位小女孩抓住了我的手,“姐姐,姐姐,我的妈妈她到底是做什么工作的,为什么她总是不能陪我?”看了看女孩手指方向正忙得焦头烂额的张晓梅,再看看眼前稚嫩可爱的孩子,一时间,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她。“哎呀,宝贝不要影响姐姐工作,不好意思啊,陈记者,我们家里没人照看孩子,晚上只好把她带出来了。”听了她的话,我的心里五味杂陈,面前这个怀揣着对生态环保工作满腔热情的女同志,其实,她还有一个身份:母亲。她不仅要扛起家里的“半边天”,还要担负起工作中“半边天”,她用责任担当真正诠释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生态环境保护铁军精神和别样的“巾帼”红。
去年一次随组报道中,发生了惊心动魄的一幕,张晓梅带队检查烧烤店油烟直排问题,店主执意不同意加装油烟净化器,争执中店主突然拿起一个啤酒瓶指向张晓梅,怒呵道:“你们再不走,我就砸了你的车!”正当所有人都愣住的时候,张晓梅一把抢过他手中的啤酒瓶,说道:“今天你不同意整改,我就不走了,在环保问题上我绝不让步!”那一刻,我觉得她特别“飒”!面对群众屡次反映的油烟味,面对大气污染的严重问题,张晓梅的“绝不让步”成为了解决问题的“制胜法宝”。“哎呀,大哥,您装个油烟净化器,这周围居民马上都愿意到你这里吃烧烤,而且您这也是为了我们亭湖的好空气贡献了一份力量嘛!”果然,张晓梅又用她女性身上独有的“柔”解决了这场风波。
后来再见到张晓梅的时候,她走路一瘸一拐的,原来她在检查黑臭水体排污口时不小心河边踩空,造成脊椎压缩性骨折,伤还没好利索,就回到了工作岗位。她笑着说:“治污攻坚工作一天都不能等,一天都等不了!”
像张晓梅一样舍小家为大家,冲在治污攻坚一线的勇士还有很多。省攻坚办的工作人员用辛劳汗水践行着“马上办、盯着干、打硬仗”的治污攻坚精神。“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总书记曾经引用这样的诗句来点赞水韵灵动的江苏。如今,好生态已然成为江苏最耀眼的一张名片,这是全省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
最近的一次丹顶鹤保护区采访中,我在那里遇到了张晓梅的女儿,她正在担任湿地保护志愿讲解员,为生态环境保护贡献着自己的“新生”力量。我突然想起四年前她向我询问她妈妈的工作究竟是做什么的那张稚嫩的脸庞。那一刻,我欣然地笑了,因为我知道,这个问题,她已经找到了答案……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查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