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泰州靖江,是一座美丽的江边小城,有江,也有湖。今天,我想给大家讲一个关于“江湖”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从十年前的靠江吃江到十年后的巡江护江,经历了一段精彩的“江湖”人生。
主人公叫谢洪兵,往上数,三代都是“打鱼的”。2010年之前,长江里的鱼一直有着好产量,更有着好价格。那时候,谢洪兵可是远近闻名的“刀鱼王”,还上过中央电视台呢!
可后来呀,长江鱼越来越少。妻子急得满嘴是泡。“老谢呀,难不成咱打鱼的日子要到头了?”
可老谢偏不信这个邪。2017年,他力排众议,打造钢结构渔船,准备大干一场。可到了2019年捕鱼季,老谢却接连爆出颗粒无收的大冷门,急得直跺脚。而就在这一年9月,传了好多年的“长江禁捕令”真的来了。老谢一下子懵了。
9月下旬,渔政部门走进渔村,讲解退捕补贴政策。正当老谢接过退捕协议准备签字时,妻子不同意,冲上来就要撕了它:“老谢呀,你不能签啊!咱们的儿子还没有成家呀,你要是签了字,咱们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呀!”老谢也红了眼眶,一把拽住了妻子:“再难,也不能给国家拖后腿!”
为了帮助上岸渔民转产就业,靖江先后组织开展了多次渔民专场免费技能培训,“一对一”帮他们找工作。由于熟悉江流河道和捕捞手法,市农业农村局正式邀请老谢和19名捕鱼高手组成护渔队,协助渔政部门巡江,打击非法捕鱼行为。
还能开船,还能“水上漂”,老谢开心得像个孩子。视频监控、无人机空中巡江……这些以前只在电视里看到的护渔设备,现在都成了他的“新伙伴”。2021年,老谢被评为“全国优秀协助巡护员积极分子”。领奖回来,老谢逢人就拿出大红证书献宝:“这可是国家大奖,到武汉去领的呢!”
从捕渔船换成执法艇,从捕鱼高手变身“护渔员”。老谢人生的转变,是我们长江大保护工作的一个生动缩影。2020年1月1日起,4983名靠水吃水的靖江渔民洗脚上岸,奔向新生活;1031艘捕鱼船或拆解,或沉入江底用作人工鱼巢,长江靖江段实现全面禁捕。
前阵子呀,我有幸走上了老谢的护渔船,前往马洲岛。阳光洒在江面上,泛起层层金光。船尾跟开了锅似的,白花花的鲢鱼追着船跳,“水中大熊猫”江豚顽皮地戏水,黑脸琵鹭携百鸟迁飞。那一刻,我仿佛置身于画里,如诗,如梦……
赏一江碧水东流,启新程踏浪前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必须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未来的十年,二十年,靖江将继续以“绿”为笔,描摹乡村振兴新图景,绘就生态文明新画卷。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查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