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然 道德与法治老师

2023年09月13日 12:34:46 | 来源:新城小学南校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师者,以德而耕,识获山河。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言传身教,育人有方。

他们,就是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陶然,南师附中新城小学南校区道德与法治专职教师,曾获建邺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基本功一等奖,工作至今,开设市区级及以上公开课、讲座10节,参与和主持省、市、区级课题,长期致力于思政和德育工作的研究。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雅斯贝尔斯

存在先于本质的教育观念

  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让-保罗·萨特认为,除了人本身之外没有先天决定的道德或灵魂。道德和灵魂都是人在生存中创造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始终认,当评价一个学生的时候,要评价的是他的行为,而不是他的身份,因为人的本质是透过行为被定义的,“人就是他行为的总和”。

  刚工作的时候,我中途接手了一个比较活泼的班级,这个班级里有个孩子曾被别的老师定义为调皮且不服管教。在相处的第一个月,他确实表现出了与“常规定义下的学生”所相反的行为,例如让他做眼保健操的时候,他从来不做;让他端正书写时,第二天作业交上来一定是更加潦草。我也曾“粗暴定义”认为他在学校的表现是家庭表现的一种延申。

  为此,我和家长反复沟通,家长的反馈却与我的预期相反,在家里的他不仅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甚至每天练习硬笔书法。他对抗性的行为让我意识到,他并不是不明白要求,而是刻意为之。

  这件事让我十分苦恼,我开始在书籍中寻求思路,最后我从存在主义哲学思潮中找到解法。他的这种非理性是否是一种抗争?抗争的是否来自于学校要求下对他一遍又一遍的批评、责备?因此我反其道而行之,他不做眼保健操,我就让他去检查,同时表扬他牺牲自己保护眼睛的时间为大家服务;字写得潦草,但他有练字基础,我就让他帮忙圈画别的孩子习字册上的好字,夸他具备审美情趣。

  一开始,他表现平平,但是在我坚持的“吹捧”下,他开始不好意思了,于是,眼操时出现了他主动要求轮换检查认真做操的身影;作业的字迹则是工整且隽秀,甚至开始有风骨。当然,这样的成果也没让我“冲昏头脑”,或许,他只是行为上的“归顺”了,但他的自身仍保留了对抗的“野性”。

责任与自由

  故此,我和他有一段深刻的谈话,主题则是“责任与自由”。在我看来,责任与自由是不可分的,当处于绝对自由的状态时也处于绝对责任。世界上没有现成的模板指引人下一步如何选择,每一次选择都是个人自主意识的判断,是自由进行的,所以,个人对自己所做出的选择就负有绝对的责任,你选择对抗,这是你的自由,但是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则需要你自己全权负责。

  我亦和他的家长进行沟通,让他们配合一起共同教育,他在学校和家里所有行为的后果都交由他自己承担。经过不断地磨合,他学会了在做出行为之前思考行为会产生的后果以及他的承受程度,虽然偶尔还会有小问题,但他逐渐表现出理性的形象。

  现在,这个孩子已经升入初中,偶尔有时间他还会与我聊天通话,倾诉心情,吐槽生活。

回顾与反思

  在2022年,身份转换卸下了班主任职务,成为六年级的任课教师,我亦带着初心,能获评“南校好老师”,我倍感荣耀。我想,正如我题记中雅斯贝尔斯所言,厘清教育的本质不是利用规范去定义每个个体,而是给以学生选择之自由、承担自由之责任,以心换心,方能有所进益。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