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打造中亚地区出海口 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2023年10月18日 11:34:59 | 来源:连云港传媒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近日,一艘装有韩国汽车零配件的船舶靠泊连云港港后,直接重箱转运至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仅6个小时就完成所有重箱卸船、转运工作,搭乘连云港中欧班列去往乌兹别克斯坦。仅用6个小时就完成原先四天左右的进场报关、申报铁路计划等环节,中哈物流基地再次跑出了新的“加速度”。

  今年以来,连云港中哈基地借助一体化通关、“船车直取”零等待等自贸试验区创新政策,实现了国际班列装卸作业效率的稳步提升,1至9月份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2.3亿吨,同比增长8.8%;集装箱运量完成441万标箱,同比增长12.5%。无论是在开行规模、货源组织,还是在国际中转功能方面都展示出强大生命力,有效保障了国际产业供应链稳步畅通;同时,连云港至郑州、重庆、合肥海铁联运通道相继开通,至徐州班列加密实现周班运行,进一步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提升生产组织效能 提高市场开发工作成效

  9月份,连云港港上下同心,攻坚克难,积极克服货源市场下行、场地紧张、恶劣天气等不利因素影响,月度计费吞吐量、集装箱量同比均实现明显增长。提升生产组织效能始终是第一位,连云港港持续优化口岸业务协作,强化生产效率考核,提高大宗散货接卸能力,赣榆港区再次靠泊10万吨级铁矿石开普船,东方公司刷新煤炭昼夜卸船记录。各基层单位全面做好市场开发,深化腹地竞争区域摸排走访,加大战略型货源及品牌货种拼抢力度,提高市场开发工作成效,月度铁矿石、红土镍矿等大宗散货实现稳量增量,化肥接卸量创年内新高,铝矾土货源有效回归。

  统计显示,9月份连云港港生产成绩单可圈可点:滚装作业效率再创新高,东方公司刷新滚装汽车出口340台/小时量记录,马腰作业区首次接卸60吨超重钢坯,件杂货作业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墟沟东作业区连续多次打破昼夜装车记录,最高昼夜装车量达672车。此外,灌河港区还首次开展外贸进口木材接卸业务。

  在前9月顺利完成序时进度的基础上,中秋国庆双节期间,连云港港充分发挥“港内过节、港外大干”优良传统,实干加创新,拼搏加奋进,充分彰显了港口在产业链供应链上的重要节点作用。

  两港合作”双向奔赴“ 充分释放战略合作平台效能

  10月初,一批家居陶瓷用品到达上海洋山港,然后搭乘港际快线“连申快航”发往连云港港,最终出口韩国。集装箱通过搭乘这种类似于“港际巴士”的中转支线,过境连云港出口,或者铁运来的货物周转至上海出口。通过增加支线密度、放大舱位、提高港口服务效率等方式,“连申快航”串联起沿陇海线与长江经济带两个市场,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今年1至8月份,“连申快航”实现了40%的标箱增长率。作为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与上港集团合作的首个成果,“连申快航”串联“沿陇海线”与“长江经济带”两个市场,构建沿江、沿海、沿陆桥的“π型经济结构”,进一步拓宽上海港市场腹地辐射范围。截至9月12日,“连申快航”今年承运业务量累计完成69689.75标箱,提前110天超去年年度总量。

  一直以来,上海港、连云港港依托各自区位特点、资源优势,始终保持着密切的业务往来。2021年12月30日,上港集团、连云港港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打开了战略合作新局面。在今年3月份举行的“2023沪连港航合作交流会”期间,上海港、连云港港又宣布新设立合资公司连云港互连集装箱有限公司,标志着两港合资合作进一步走实走深、落地生根。以此为契机,双方签署“数字走廊合作备忘录”,将进行合作业务信息互联、数据两港共享开发工作。“成功牵手”以来,两港逐渐推动形成了“业务先行、平台跟进、资本融通、实体运营”的合作布局。如今,“进连云港如同进上海港”。连云港港与上海港还建立起双方人员定期和不定期交流机制,就智慧港航、绿色港口、港口物流等方面加强交流合作,充分释放两港战略合作平台效能。

  下一步,连云港港将继续做好铁路发运工作,强化资源统筹及内部协作,缓解装车能力不均衡矛盾。持续加大市场开发力度,加强经济形势研判及市场动态跟踪,做好货源跟踪摸排,针对性制定开发策略,争取完成月度分解指标。同时,持续推进集装箱优先发展,进一步加大航线、货源市场的网格化开发和精准营销力度,争取集装箱运量保持稳定。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