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们遨游书海,体验南京浓浓烟火气。记者 段仁虎 摄
玄武湖畔、明城墙下,南京文学书集带来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南京文学书集10月27日在南京市规划建设展览馆开幕,昨天是周六,更多爱书之人前来畅游书海、与作家面对面交流、感受非遗魅力……
2万多种书籍带读者遨游书海
“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昨天,记者走进展览馆,映入眼帘的是一面由许多巨型书本组成的书墙,“我在‘文学之都’南京等你”字样引来众多市民游客排队打卡留影。现场,在2万多种书籍的“包围”下,市民游客漫步展馆,感受文学魅力。
“趁着今天放假去了玄武门的书集,领到了满100减50的优惠券,加上很多出版社本身也有折扣,所以特别划算。来来回回走了几圈,选了几本很想看但一直没有借到的书,《秋园》《同意》《漫长的告别》《在细雨中呼喊》……”一位网友逛完书集后在网络平台分享道。
市民田薇对记者表示,这是一次非常新颖的购书体验。“我觉得对比较喜欢阅读的人来说,这样的活动不仅是书市,更是大型的读书会、分享会。”她说,现在的快节奏生活导致自己能够静下心来看书的时间很短,文学书集对拾起书本起到了促进作用。记者在现场看到,许多人都是和朋友相约一起前来,结对“拼单”买书,方便互相交换阅读。
与作家面对面,让文学更生动
除了买书,和作家面对面互动交流也是书集吸引读者的原因之一。
昨天上午,儿童文学作家潘亮带来了新作《太空少年肖小笑》。“我的梦想是给天上的每颗星星都写一本书。”潘亮告诉小读者们,“在《太空少年肖小笑》系列丛书中,主人公和大家一样,是一个有作业、要考试的男孩子,但是他放学之后背着书包来到少年宇航局,要驾驶飞船探索太空去了。”“少年宇航局是什么样的?”“他在太空里看到了什么?”小读者们在台下热烈讨论起来,踊跃提问,潘亮一一作答。
现场有一位与潘亮志同道合的网友,他们年轻时都很喜爱著名作家郑渊洁的童话故事,通过网络熟悉了彼此,“当时我就相信,潘老师总有一天会让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小朋友们看到更好的童话,所以看到他要参加南京文学书集的消息,我就带着儿子一起来了。我其实也是因为文学走到了现在的工作岗位,文学的力量激励着我一直向前。”
在书集的另一角,作家张乐天谈起了他创作《南方来信》的心路历程。这本书收集了上海赴香港的女孩双玉写给堂妹的一批信。他笑着说:“我曾经被称为‘收垃圾教授’。”2011年,他在复旦大学成立了当代中国社会生活资料中心,2012年形成了书信和其他民间资料的收集网络。“只要有书信,我就收过来。”张乐天从中遴选出有价值的资料,以图书的方式呈现给读者。
南京文学书集举办期间,将有40多位知名作家、学者带来上百场交流活动,让文学更加生动、具体。市民王琦翻看着日程表,把自己感兴趣的活动都加上了标注,“今天收获很大,明天我还要来。”
文创市集尽显非遗魅力
在南京文学书集,不仅能和文学相约,还有文创市集可以进一步感受世界“文学之都”的文艺范儿。
非遗传承人将经典作品以创意方式呈现,成为独特的文学纪念品。在金陵皮影的摊位上记者看到,《西游记》中的师徒四人活灵活现地摆在桌面上,引来许多家长和小朋友驻足。一位家长说:“家里两个孩子都很喜欢《西游记》,买回去这样一套皮影戏正好可以让孩子们一起进行角色扮演,也对名著的印象更加深刻。”这样的文创产品不仅增添了家庭乐趣,也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文学的种子。
在南京绒花的摊位上,非遗传承人正在制作绒花发簪。摊主表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并爱上非遗,“非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结晶,只要了解了肯定会喜欢的。”
金银细工、拓印、扎染……各式独具匠心的非遗文创等产品为市民游客呈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不仅为观众们提供了一次与传统文化亲密接触的机会,也为古老工艺注入现代活力,焕发新的生机。
(来源: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