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赣榆港区10万吨级航道开通使用,弥补了赣榆港区航道功能短板,标志着赣榆港区综合功能提升进入一个崭新阶段。同时,赣榆港区10万吨级航道作为连云港港深水大港的补充项,对提升北翼赣榆港区的核心竞争力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考虑到航道工程施工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自工程建设之初,连云港港本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第一时间启动海洋生态修复工作。
开展增殖放流 守护生态之美
日前,港口集团卫环站、赣榆公司刚刚结束年内海洋增殖放流工作,共放流中国对虾1.7亿尾左右。放流区域属于海州湾中国对虾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紧邻赣榆港区,这是连云港港“绿色港口”建设的又一生动实践。
近年来,连云港港坚持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持续发力做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海洋渔业种群资源。按照集团相关海洋工程生态修复和补偿方案,赣榆公司近三年已落实增殖放流资金923万元,主要投放中国对虾10.1亿尾,梭子蟹1亿尾,黑鲷436万尾,中国花鲈84万尾。
在渔业管理部门、渔政监督部门、业主单位、苗种生产单位的配合下,放流工作所产生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正在日益显现。通过增殖放流活动,维护水域生态平衡,有效缓解海洋工程建设对水域生态环境水生物的衍生影响,促进海洋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防治港区污染 守护白云蓝天
今年以来,连云港港赣榆港区作为赣榆区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区域,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在防治体系、管理机制等方面积极作为,扎实推进港区污染防治工作。
作为赣榆港区的主要组成部分,新海湾公司着重提高码头防尘抑尘能力,率先成立一支拥有39人的环保专职队伍,前后投入近4000万元采购了雾炮机、洒水车、吸尘车、干湿两用清扫车等设备。新海湾对污水处理设施进行优化改造,投入安装三套油气回收装置,并组织带领技术人员设计改进负压漏斗,将环保举措层层传递,级级落实,压实管理。
后续,新海湾公司将继续秉承绿色发展理念,积极践行环保举措,综合施策持续建设绿色港区,守护好连云港港北翼港口白云蓝天。
开展绿化种植 打造绿色港区
赣榆港区审批建设过程中,为尽最大可能减少工程建设对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的损害,结合相关部门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港口相关单位对损害进行科学评估,并第一时间制定赣榆港区围填海生态修复和生态补偿方案,通过筹集生态损害补偿资金进行生态修复等办法对海洋工程造成的生态损害进行修复,道路绿化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
如今,2023年港口生态建设项目绿化种植工作一直在有条不紊地开展,绿化带全长2997米,宽2米。种植蜀桧、红叶石楠苗、黄杨球、红叶石楠柱、金森女贞、小龙柏等绿化苗木。
绿化苗木的栽培可是讲究。首先要清除杂草、杂物,平整土地,施肥后进行1次约30cm深的耕翻,使肥与土充分混匀,做到肥土相融,使土壤疏松、养分良好。种植前要保证所有树木、灌木、花卉健康、新鲜、无病虫害、无缺乏矿物质症状,生长旺盛而不老化;苗木移植尽量减少截枝量,严禁出现没枝的单干苗木,乔木的主分枝点应不少于四个。乔木枝干修口处要干净、光滑、无撕裂或分裂。
整个绿化带行道树、主景树、丛植树等苗木与密植花木,错落有致、和谐共生,具有较好的绿化美化、降噪减尘的效果,为赣榆港区生态文明建设点缀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