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栽好“梧桐树” 做好“店小二” 聚焦人才与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

2023年11月11日 16:56:22 | 来源:我苏客户端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超力电器突破热泵空调“卡脖子”技术,成功转型新能源汽车“赛道”;明月镜片自主研发足以对抗高寒环境的近视太阳镜片,为珠峰测量登山队登顶保驾护航;常诚车业打造全国首个5G智慧工厂项目,为汽配行业“智改数转”树立标杆……今年,镇江丹阳以“科技支撑产业发展”为主题,入选国家第二批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是镇江首个国家级创新型县(市)建设市。科技创新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人才则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和最关键的因素,近两年,丹阳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力度,发挥人才聚焦效应和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以科技进步为高质量发展赋能。

  “我们将‘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作为新征程上丹阳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号工程’。”丹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人才办主任张志明告诉记者,在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顶尖人才的带动下,丹阳企业在诸多领域的“卡脖子”技术攻关上,取得了突破,获得国家级科技奖项5项,省级科技奖项13项,攻克“卡脖子”技术9项,细分领域拥有100余项“第一”“唯一”的技术产品。近三年来,丹阳高层次人才资金共计支持企业数为45家,其中创业企业18家、创新企业27家,本级项目共计投入资金4600万元。2021年度全年,45家人才企业共计实现销售177亿元,产生纳税8亿元;2022年度45家人才企业已实现销售193亿元,产生纳税9.7亿元,人才专项资金的杠杆撬动作用比较明显。目前,人才创办的企业近50%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丹阳全市上市挂牌的企业80%为人才企业,“人才引领创新、创新推动产业、产业集聚人才”的良性互动基本实现。

  坚持“产业与平台”双轮驱动、“政策与资金”双管齐下……镇江丹阳最年轻的板块——丹阳高新区,正把集聚创新优势、汇聚科技人才,作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先导工程,着力打造创新创业的高地。据了解,园区拥有1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个省级众创空间,先后引进北航(丹阳)研究院等高端技术服务平台7家,建立省级以上企业研发中心21家,激光智创园、力合产业园等新兴载体加速崛起,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了广阔空间。

  “我们聚焦载体平台建设,构建集聚人才的生态链;通过产学研导入域外智源,激发企业自主创新和重视人才的内生动力;围绕“卡脖子”技术,主动对接高端人才团队开展联合攻关。”丹阳市科技局副局长张东华告诉记者,丹阳正在持续优化科技人才的发展环境,全力构筑集智攻关的高能级创新平台。丹阳全市建有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5家、众创空间5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2家,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全市在孵企业近300家,孵化面积近68万平方米。尤其是丹阳高新技术创新园已成为我市“筑巢引凤”的重要基地,先后立项省“双创”人才项目4个,镇江“金山英才”项目13个,与刘大响、钱清泉、王越等14名院士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累计孵化科技型企业达160余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3家。

  在人才政策上,丹阳人社部门立足职能引培并举、创新施策,不断健全更加积极开放、精准有效的人才政策服务体系。“十四五”以来,丹阳全市新引进大专及以上学历2.62万人,新增专业技术人才5745人、高技能人才4237人,县市级以上专业技术骨干存量近3000人,全市每万名劳动力中高技能人才数达1021人,多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再上新台阶。

  (来源:江苏广电镇江中心站/柳放 编辑/俞思琼)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