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记者来到位于常州钟楼经济开发区的卓联新动力厂区。这里原本一处6亩的边角闲置空地,已经摇身一变为一座砖红与白色相间的崭新厂房。同时,原有17000平方米的旧厂房也已清空,招引了总投资达4.2亿元的华丰机械项目,形成“厂房与土地”的资源双整合。
万物土中生,寸土如寸金。作为常州的城区板块,常州市钟楼区一方面工业用地紧张,一方面原有用地利用率低、旧工业区改造周期长。为解决土地资源紧缺与企业未来发展、用地需求的矛盾,常州钟楼近年来依法有序开展工业用地“零地增效”工作,越来越多像卓联新动力一样的老厂房通过“零地增效”“工业上楼”等方式焕发新生。截至目前,常州市钟楼区已启动“零地增效”项目10个,可盘活低效闲置用地223亩,推动载体增效面积约23万平方米。
前不久,常州市钟楼区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和开竣工暨易商智能终端及核心零部件产业基地项目开工仪式在钟楼经济开发区举行。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常州数字经济产业园的高标准“工业上楼”示范园区,助力钟楼经开区智能制造提档升级。“易商基地将建设5栋高标准三层重载厂房和相关配套建筑,重点引进高端装备制造、生命科学、新能源新材料及相关配套产业的跨国公司、行业龙头入驻。”钟楼经开区重大办负责人潘晓磊表示,该项目作为钟楼经开区高标准重载厂房的先行试点,将有效推动“零地增效”和“重大项目”双翼腾飞。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空间和产业升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工业上楼”成为城市更新中一种既有特色,又可推广的高效发展模式。位于钟楼经济开发区新闸街道的智谷工场于2019年7月开始正式运行,目前已上楼工业企业14家,涵盖了汽车零部件、新能源、智能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领域,占整个园区工业企业80%,大大提高了用地效率。与此同时,多个“工业上楼”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位于钟楼区桂花南路东侧、枫林路南侧的金土地新建智能化漆渣干化设备生产项目,主要建设2栋4层厂房,二层承重将达到1.5吨,项目达产后将形成年产500台智能化漆渣干化设备及非金属试验机的生产能力,年新增销售5亿元,税收3000万元。
据了解,常州市钟楼区内以精研科技为代表的多家行业企业均已实现“工业上楼”。日前,常州市雅娜电控设备有限公司“零地增效”项目新厂房正式投产,预计年新增销售7000万元,税收500万元。而在几年前,项目所在的常州云港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还因多种原因停滞不前,成为一家“僵尸企业”。在钟楼经开区的牵线下,雅娜电控设备有限公司收购了云港精密资产,对原有厂区建筑进行重新布局,拆除7800平方米低层厂房,建设4幢多层高标准厂房,单幢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将容积率由原来的0.6提高至2.0,实现了土地的立体开发。
在常州钟楼,越来越多像雅娜电控这样的“零地增效”项目在拔节生长。国光信息利用企业原有边角空地21亩,总投资2亿元新建了2栋研发中心,建成后预计新增2亿元销售收入,税收增加3700万元,3年后翻番;红梅乳业也将厂内约5亩的边角地进行空地新建,企业发展空间豁然开朗。钟楼经开区为此还开展了“零地增效”三年专项行动,制定年度滚动计划表,以三年内盘活闲置低效用地1000亩,推动载体增效面积约100万平方米为目标,建立分片区、分地块规划导则,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产业发展要求,合理设置地块建设指标,积极倡导“立体开发”,实施空间换地。
近年来,常州市钟楼区结合用地实际情况,通过空地新建、拆除重建、厂房加层、成片开发等方式盘活存量用地,越来越多老旧的工业产业园区通过产业迭代、空间提升、功能整合等方式重新盘活。在钟楼经开区,园区企业卓联新动力利用闲置厂房完成“二次招商”,招引总投资达4.2亿元的华丰机械项目;金瑞达园区以技改升级方式提高原有厂房产能效能,引进儒拉玛特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化项目、祺胜新建汽车零部件新材料项目等产业类项目并已投产。作为钟楼经济发展的“主引擎”,钟楼经济开发区一直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改造、高水平管理、高质量发展,积极推动科学规划布局,有效统筹现有资源,针对各类工业用地不断探索实施“零地增效”,充分盘活利用闲置低效用地,加快推进传统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全力推动产业能级提升,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江苏广电常州中心站/汤琤 谢博涵 通讯员/顾克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