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传奇江苏人②|“超级带货王”苏州引领风潮300年 创中国首家“自选超市”

2023年05月08日 10:34:17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编者按】第三届江苏发展大会召开在即,江苏新闻广播联合我苏网推出《史话传奇江苏人》特别策划,多维度呈现历史上传奇江苏人的故事,感受江苏人敢为善为、创新创业、奋进奋斗的精神。


  自明代中期到太平天国战争爆发,苏州一直都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方,无论是社会发展,还是生活时尚,都处于引领潮流的突出地位。明清时期,以“苏意”、“苏样”为代表的苏州时尚,引领了中国人从生活方式到行为方式近300年的风潮。明清时期的苏商何以独领风骚?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罗晓翔为您揭秘。

  “宫廷样苏州匠” “广东匠苏州样” 苏州引领时尚风潮300年  

  万历年间,浙江临海人王士性曾说:“苏人以为雅者,则四方随而雅之,俗者,则随而俗之。”时人将这种现象或潮流称为“苏样”、“苏意”。明后期至清中期绵延近300年之久的苏州风尚,不仅仅是一种炫耀性的风尚,而且还是品位和身份、意韵和境界、风雅和脱俗的象征。比如当时全国各地都在推崇苏州戏,饰苏州头,穿苏州样式服装,用苏州式样器物。到后来,时人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通通定义为“苏意”,意思是新奇、新潮、创意、创新

(清时风靡苏州头“牡丹头”)

  明清时期的苏州之所以能引领潮流,首先是因为苏州经济发达、文化地位崇高。彼时江南,尤其是苏州,是科举成就最辉煌的时期。三年一次的进士考试明朝考了89次,清朝考了112次,一共是201个状元,这中间,八九十个是出自江南的,其中苏州最多。清朝一共112个状元,江苏一个省出了49个,其中苏州府出了26个,占到总数1/4以上。

  时尚引领消费,消费推动生产。苏州的潮流地位,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推动了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的商品生产,苏州几大重要的商品生产如丝绸、棉布及其加工业、印染业、书籍刻印业、铜铁器加工业以至副食品生产,都不断得到发展,其中最有特色的为丝绸业和棉纺织业。

  苏州丝绸生产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当地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合蚕桑业,苏州周边兴起很多专业化市镇,木渎、盛泽这些地方都是专业从事蚕桑和生丝制造的,丝绸商人云集。

  明代中期之后,苏州逐渐变成丝织业中心。明清两朝均在苏州设局,苏州织造是为宫廷供应织品的皇商,织造宫廷所需丝织品。明朝由提督织造,太监主管,清初年依旧制。康熙、乾隆每次南巡江南,到苏州时都是下榻织造府行宫。

  当时民间流传着一句民谚:“宫廷样,苏州匠。”宫廷出来的最新设计要靠苏州的匠人去完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当时的苏州和京城之间关系非常密切。

  明清苏州之所以能引领潮流,除了经济、文化发达外,还与苏州人文化创意创造活跃有关。清人纳兰常安就曾用“广东匠,苏州样”来形容苏州在产品设计方面推陈出新的能力。

  苏州人以这种无形的力量开拓和营造着有形的商品市场,使得苏州的商品生产始终走在国内前列,甚至走出了国门。有一则清朝嘉庆四年的日本人的记载,感慨当时的达官贵族子弟,都崇尚来自苏州的物件,江户时期,日本需要中国的各种商品,像生丝、丝绸、书籍等主要是来自江南,来自苏州。 

  (江南丝绸小镇盛泽古镇)

  孙春阳南货铺经营延续240年  堪称最早的“自选超市”

  市场越来越繁荣,自然也会吸引更多的商业资本流入,当时的苏州源源不断地吸引着四方来客。乾隆在《吴县志》当中曾把苏州形容成“宇宙间一大都会”,据说当时中国主要的商帮在苏州都很活跃。明清时期,苏州涌现出大批名品名店,“孙春阳南货铺”就是其中之一。

  “孙春阳南货铺”是创办于明代万历年间的一间日用百货商店,创始人孙春阳原是浙江宁波的读书人,没有考上秀才,于是弃文从商,来到苏州的吴趋坊北口开了一间售卖日用百货的铺子,没想到这间南货铺一开就开了240年。

  孙春阳很有经商的天赋,将南货铺打理得有声有色。铺中货物分为六房陈列:南货房、北货房、海货房、腌腊、蜜饯房、蜡烛房,非常类似现在的超市,分区陈列商品。从史料的记载判断,孙春阳南货铺似乎已采用开架陈货的经营方式,顾客在各房看货,看中哪款商品后,记下来,到柜台统一交款,由收款员发给一张小票,也就是提货单,凭票便可以到各房提货了,是不是和现在宜家超市很相似?我们以为最早的自选超市始于1930年美国纽约,其实十七世纪初的我国明代商人已采用类似的经营方式了。

  孙春阳南货铺经营规模越做越大,名号越叫越响,到清代中叶,已成为苏州最出名的百货商店品牌,“著闻海内”,所售货物,列入贡品名录。当时人们都把能够消费孙春阳杂货店的商品作为身份的象征。

  在太平天国战乱爆发之前,苏州的孙春阳南货铺作为一个家族企业,一直保持正常的运作,口碑极佳,子孙尚食其利,无他姓顶代者,延续了240年,即使以今天的目光来看,也是一种商业奇迹。奇迹是如何创造的呢?不妨来看看下面这个小故事。传说清朝时,苏州有户人家找出明朝时期孙春阳南货铺的提货单来到铺子要取货。铺子掌柜核对真伪后,二话不说,吩咐伙计:照票给货。一张明代时填发的提货单,到了清代仍有效力,可见,孙春阳南货铺极重视商店的信用。

  明清时期,苏州创办的各类老字号或名牌店铺层出不穷,合计不下百余种,这些都为苏州商品的生产注入了源源不竭的市场动力,为苏州商品开辟了广阔市场和畅达销路。比如采芝斋的松子软糖、黄天源桂花白糖年糕、杜三珍酱汁肉、万福兴炒肉团子、乾生元枣泥麻饼、叶受和云片糕、义昌福鲜肉大包、生春阳火腿、元大昌冬酿酒……

  可以说,明清时期的苏州,也是创造名品名牌最多的城市。相传清代康熙乾隆都特别钟情于苏州菜,乾隆皇帝甚至长期雇请“苏厨”到宫廷里去做苏州菜。

  清代宫廷画家徐扬创作《姑苏繁华图》皇家为苏州经济地位“背书” 

  《姑苏繁华图》(题跋中称其为《盛世滋生图》)是清代宫廷画家、苏州吴县人徐扬创作的一幅纸本画作。该作品完成于1759年,历时24年。《姑苏繁华图》,全长十二米多,高39厘米,长卷描绘的画面“自灵岩山起,由木渎镇东行,过横山,渡石湖,历上方山,介狮和两山之间,入姑苏郡城,自葑、盘、胥三门出阊门外,转山塘桥,至虎丘山止”。据统计,画中约有一万两千余人,近四百只船,五十多座桥,二百多家店铺,两千多栋房屋。 《姑苏繁华图》以长卷形式和散点透视技法,描绘了当时苏州“商贾辐辏,百货骈阗”的市井风情。

  (《姑苏繁华图》长卷)

  学术界有一个认知,用长卷来表现一个城市景观,只有作为首都的城市才有资格。比如大家熟悉的《清明上河图》、明代南京出现的《南都繁会图》、描绘北京《皇都积胜图》。所以徐扬创作《姑苏繁华图》某种程度上是僭越了,因为苏州并不是一个首都,但是这幅画不仅没有被认为是僭越,还得到了朝廷包括皇帝本人的认可。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皇家对于苏州在当时中国地位的一种“背书”。

  (来源:我苏网;编辑/丁雅欣(实习))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