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是凝固的文化,也是历史的密码。
扬州在每一个朝代都留下了特色鲜明的建筑,
我们走近这些建筑,
解读这座城市的编年史。
唐代
质朴雄健势巍巍
有唐代,中国国力鼎盛,扬州也达到了极盛的巅峰,是“富甲天下”的东南第一大都会,当时扬州的建筑特点是规模宏大,规划严整。
扬州唐城遗址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保存完好,城廓明晰。成象苑为隋炀帝成象殿,前立唐代城阙高大巍峨,后耸庑殿或延和阁,门道,门楣条石,上下千层石阶皆是唐代宫城旧制,几百件唐代出土文物,风采依旧。
鉴真纪念堂由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设计建筑,典雅古朴,保存了唐代的建筑艺术风格。前面是门厅,上悬匾额;中间为碑厅,内立横式纪念碑;后为殿堂,按唐代寺庙殿堂的风格建造。
宋代
城门遗址听风雷
宋朝的建筑更为秀丽而富于变化,出现了各种复杂形式的殿阁楼台,主要以殿堂、寺塔为代表。宋代扬州也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最著名的有扬州保卫战。登上宋代城门遗址,可以遥想当年的铁血扬州。
旌忠寺的楠木厅是扬州现存最古老的一座楠木厅。可以确定是宋朝的,物证来自于大殿的柱础,具有明显的宋朝建筑特点。
扬州宋代有“一地三城”之说,分别为宋大城、保祐城、宋夹城。宋夹城至今已有近800多年历史,虽然后来经历战乱等历史因素影响,但城池地貌特征依稀可见。如今的宋夹城遗址公园就是在原址上复建的。
在“烽火扬州路”的南宋,处于“抗战前线”的扬州,并非尽是温雅婉丽,她也曾经历烽火硝烟,东门遗址就印证着这段历史。我们现在看到的遗址,基本上属于南宋,但它又是唐朝开始建设的、五代甚至北宋都不断修缮过。直到元末明初,尽管换了江山,东门依然还是千年前的那个东门。
明代
邗上文枢是城标
明代,地方建筑空前繁荣,各地的住宅、园林、祠堂、村镇建筑普遍兴盛,其中江南经济发达地区的江苏、浙江诸省最为突出,直到今天,扬州还留有众多的明代建筑。
扬州最有代表性的明朝建筑,非文昌阁莫属,文昌阁位于汶河路、文昌路交叉处,为扬州地标建筑。文昌阁,建于明代万历十三年(1585年),属于扬州府学建筑群,旧日阁上悬有"邗上文枢"匾额。扬州府学建筑,已陆续圮毁,现仅存此阁。
清代
富丽不过盐商宅
清代,盐业的兴盛带来了扬州的又一次繁荣。富甲天下的盐商,为扬州留下了许多极致富丽的园林。《扬州画舫录》有“杭州以湖山胜,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园亭胜,三者鼎峙,不分轩轾”之句,可见,乾隆嘉庆年间,甲天下的是扬州园林,而不是苏州园林。
建于乾隆二十二年的五亭桥,是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是仿北京北海的五龙亭和十七孔桥而建的,又叫莲花桥。“上建五亭、下列四翼,桥洞正侧凡十有五。”建筑风格既有南方之秀,也有北方之雄。
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两淮盐总江春集资仿北京北海白塔,就旧塔基建造。《扬州画舫录》点明,该塔是“仿京师万岁山塔式”。
个园由两淮盐业商总黄至筠建于清嘉庆23年(公元1818年)。1988年个园被国务院授予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个园是以竹石取胜,连园名中的“个”字,也是取了竹字的半边,应合了庭园里各色竹子;四季假山则各具特色,是中国园林的孤例。
民国
欧风美雨西洋韵
扬州拥有众多民国时期的历史建筑,其类型包括城垣、通衢、官衙、寺庙、宅第、园亭等。它们的设计、构造和风格,既保持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建筑特色,又体现了近代西方建筑风格对中国的影响,全面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向现代建筑的演变过程,这也使得扬州民国建筑成为扬州建筑史不可或缺的篇章和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
绿杨旅社开设于民国十八年(1929),她走过了近一个世纪,像一位女子,有过青春美丽时期,也有过痛苦坎坷经历,如今显得苍老了。
50年代
方正朴素,不事雕琢
1951年6月6日,扬州市工人文化宫开工建设,1953年5月2日竣工。60年来一直成为全市职工群众的政治生活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娱乐休闲中心,是“工人的学校和乐园”。
70、80年代
出现多层建筑,具有实用性
人民商场是扬州曾经的地标,70年代建成,如今渐渐褪去光芒。
位于渡江南路的老汽车站,是仿俄罗斯的建筑,都是木结构。
90年代
高楼渐次拔地起
90年代的巨变是如此迅猛,中国的建筑融入到世界的洪流之中,渐趋新潮摩登。90年代的建筑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开始追求高度。扬州也不例外,城市地标的高度屡被刷新。整个80年代,扬州最高的建筑是44米的扬州大厦,到了90年代,这一记录很快被打破。
上世纪90年代初,22层、76米高的琼花大厦,曾是扬州的地标性建筑。
新世纪
城市名片雨后春笋
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永久性会址,世界著名设计公司SMITH设计,其建筑立面风格为现代唐风,层层交叠的线形屋面结合20多米高的玻璃幕墙,简洁大方,端庄气派。
扬州双博馆,主楼分为三部分,东部为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西部为扬州博物馆,中庭共享空间将两馆有机结合。由邢同和大师担纲设计。扬州双博馆建筑造型独特,外观采用荷叶造型,使之融入紧邻的湖滨地理环境。自然流畅、没有棱角的建筑外观线条抽象地反映了水的属性。
扬州市文化艺术中心,位于明月湖西侧,包括图书馆、美术馆、音乐厅,着重创造一个开放于全市居民的文化艺术空间,抽象森林的屋盖,将图书馆、音乐厅、美术馆三大功能整合于一体,造型上与双博馆和谐与互补,升华了“荷塘月色”的意境。
扬州市国际展览中心,由时匡建筑大师担纲设计。建筑造型为大跨度的弧屋面组合斜墙构成,主体为大跨度无柱钢结构体系,净层高20米,立面通过大面积通透的玻璃收纳四周优美的景观。建筑新颖简洁流畅、气势恢弘、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和时代气息。
体育公园基地高低起伏,设计理念在基于原有地形地貌,设计成开放给城市居住的运动公园,以大面积绿化为主,形成很好的生态环境,由建筑点缀在绿化之中,强调建筑与环境的契合,又突显体育建筑的个性与新颖造型。
扬州火车站,选用美国布鲁斯·哈佛特建筑师公司的方案,并由铁道第四勘测设计院完成后期设计。建筑外墙材质以香槟色铝板及不同颜色的钢化玻璃为主墙体,辅助一些玻璃窗,造型现代、整体协调。周边分布较宽的广场及绿化带。建筑风格奇特,结构和谐流畅,立面现代又富于变化,是扬州的代表性建筑之一。
扬州以水兴城,因此扬州泰州机场航站楼选择的是波浪造型,其波浪起伏的坡屋面,极富韵律和动感,远远看去波光粼粼。站在二楼的候机大厅,抬头看屋顶,有很多菱形的天窗,在蓝天白云下,天窗好似镶嵌在屋顶的“蓝宝石”。航站楼的屋顶采用镂空设计,共有21个天窗,这种设计在国内机场是首次采用,这种立体动感的镂空设计,具有三维动感立体视觉效果。
扬州京华城全生活广场,由台湾李祖原大师设计,并由扬州建筑设计研究院完成后期设计。其景观得天独厚,建筑布局上将主要的景观面朝向水面,从文昌路看,其造型像一朵在水边开放的百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