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外地人介绍常州美食,大麻糕是绝对绕不过的。已经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常州大麻糕,是常州几代人舌尖上的共同记忆。
大麻糕外形上是椭圆形大烧饼,有甜、咸两种风味,刚做好的麻糕色泽金黄,香脆松软,皮薄酥重,让人垂涎欲滴。
常州大麻糕制作工艺始创于清咸丰年间,由仁育桥畔的长乐茶社点心师傅王长生首制,距今已有150余年历史。
关于历史起源,还流传着一则有趣的故事:
早年间,有一个独轮车夫,做力气活,胃口大,嫌普通的麻糕太小,一天要吃三块,就让麻糕师傅把做三块麻糕的料并在一起,做成了一块大的麻糕,于是就有了“大麻糕”这一名称。
怎样的常州大麻糕才算得上好吃?
常州有一句老话,形容麻糕油条不好吃,叫作“僵麻糕、老油条”。麻糕要好吃,就得“香、脆、酥、松、肥”,大麻糕吃起来是要用盘子装好了吃的,因为如果你直接拿在手中吃,那大麻糕可是要松散掉下来的!足见其酥软的程度。
同时,大麻糕的制作工艺也是十分繁复。它需要制作者掌握娴熟的技巧,在近千度的高温下游刃有余。备好麻糕坯后,要用饴糖调成液体,刷在麻糕坯的表面,并滚上脱壳的白芝麻,翻转坯子用双手略蘸清水,再迅速贴在炉桶壁上,慢一点可是要被烫到手的。
麻糕要先用旺火烘烤,然后盖上盖,一般3分钟成熟,变成金黄色时,轻轻铲出。出炉的麻糕那是色泽金黄、皮薄酥重、葱香扑鼻、肥而不腻、层次分明。在吃法上,大麻糕要么刚出炉立马吃,才能体会到这“脆”的风味,要么放三天后再吃,油从里往外渗,会变得更酥。
麻糕吃吃,豆腐汤搭搭
老常州一个形象生动的生活场景就是:早上一块麻糕,搭一碗豆腐汤。这是数代人钟情的早餐。不用花多少钱,一顿早饭就能吃得蛮惬意了。
吕思勉
爱吃大麻糕的常州人很多,著名史学家、教育家吕思勉算得上一个,他还在日记里数次记载。清光绪10年,他出生于常州古城十字街的一户书香门第,从小就喜欢吃马路对面“仁育茶社”的大麻糕,他曾在日记里写道,“小时候,我不是在十字街玩就是在化龙巷玩,街西就是仁育桥,又称木桥头,记忆最深的就是那个仁育茶社。这个茶社师傅贴出来的大麻糕很好吃,有时候我去学校上课,走到化龙巷就能闻到从麻糕桶里飘出来的香味。我8岁由父亲聘师在家里教授阅读《纲鉴正史约编》,15岁考入了阳湖县学,每日按父亲指点的方法学习……还有就是早饭大都吃大麻糕。”
周有光
著名语言学家周有光,年逾百岁,对家乡名点也是情有独钟,曾感叹道:“多少年离别故乡,最难忘常州麻糕香。”
(本文综合自:中国江苏网、龙城论坛、CCTV-走遍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