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晚,由江苏省文联主办的第七届江苏曲艺“芦花奖”颁奖仪式暨惠民演出在苏州高新区举行。
江苏曲艺芦花奖是由江苏省委宣传部批准设立的全省曲艺界最高奖项,每两年评选一届,与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相对接,对江苏曲艺创作和人才培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自2017年3月至8月,共计186个项目报送参加本届评选,共评出6大类53个奖项,其中节目奖13个、表演奖16个、新人奖12个、作品奖7个、理论奖3个、音乐奖2个,同时,推选出终身成就奖2个。
与往届相比,本届芦花奖的特点是“三多”。一,参赛曲种多,弹词、评话、琴书、相声、快板、快书等均有涉及,尤其是南京白局、扬州清曲等现状危急的非遗曲种,在评奖的激励下涌现出来,得到了可持续发展;二,参赛新人多,体制外民间茶馆、曲艺俱乐部演员多,既有出类拔萃的中青年演员,也有崭露头角、年轻有为的少年演员,为江苏曲艺发展注入了一股新的力量;三,原创作品多,比如革命历史题材的中篇苏州评弹《红劫?涅槃》,现代生活题材的中篇苏州弹词《飞来的老婆》,表现社会人情冷暖的中篇苏州弹词《欢喜冤家》,以史为鉴讲反腐的中篇扬州评话《雍正朝秘事》等等,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所突破。
出身评弹世家、获得本届“终身成就奖”和“作品奖”的周希明动情地说,在他踏上评弹之路的五十多年里,始终坚守一颗热爱评弹的心。多年来,他创作和整理了数十部长、中、短篇书目。“我认定一个曲艺演员如能自编自演,就会在写作中提升演技,在表演中提高创作能力,我会不忘初心,一生奉献评弹事业。”
作为江苏曲艺最高奖,能够获奖对演员来说是最大的褒奖,尤其对年轻演员的影响更为深远。“90后”扬州弹词演员王智超获得“新人奖”后难掩兴奋之情,感慨10年来对于曲艺的执着得到了专业评委的认可,这对他来说是肯定,更是激励。“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始终保持‘新人’姿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用自己的表演让更多的年轻人爱上扬州弹词!”
为了更好地体现曲艺“轻骑兵”服务人民的特点,本届芦花奖将颁奖仪式与惠民演出融为一体。当晚的文化馆剧场,座无虚席,盛小云、范军、刘全和、刘全利、韩兰成、袁小良、冀勇等曲艺名家和本届优秀获奖节目联袂献艺,美妙绝伦的评弹,大气质朴的琴书,惟妙惟肖的口技,幽默逗趣的相声、小品等等齐聚舞台,精彩连连,高潮迭起,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掌声和连连叫好。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 记者/张倩 编辑/范文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