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老兵”黄茂:健康所系 性命相托 医生就是要与病人在一起 | 我们正风华

2021年10月01日 06:02:17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编者按:

  如果给未来写一封信,你对自己有怎样的期许?对家国有怎么样的真诚期盼?站在“两个一百年”的交汇处,我苏网联合江苏新闻广播推出国庆特别系列报道《我们正风华》,捕捉新时代下鲜活多彩的奋斗面孔,邀请他们以书信为证,描绘自己心中第二个百年的模样,许下坚守岗位再建功立业的决心。两个百年接续,跨越时空对话,无论是立志开路破局,还是处处尽责尽力,交由时光见证我们努力、争气、奋斗的样子。国庆来临之际,一起见证这份拳拳丹心。


  在江苏,有这样一位抗疫“老兵”,从医三十余年,多次临危受命,先后参加了2003年非典疫情、2013年H7N9禽流感疫情、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治工作……他就是江苏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黄茂。

  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拥有丰富临床经验的黄茂担任了江苏省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充当起守门人的角色

  从疫情发生起,他便坚守岗位,白天黑夜连续工作,不仅承担新冠肺炎疑似和确诊病例的诊疗工作,还对全省危重病患的治疗方案提出指导性意见。临床工作之余,他还为全省医务人员作新冠肺炎诊治方案培训……每一项工作的背后,都凝结着他数十年来所坚守的医者初心和使命担当。

  “最多时一天要会诊16名重症、危重症患者”,回忆起在“江苏战场”的抗疫岁月,黄茂告诉记者,“每次听到患者病情好转的消息,我的心情都非常愉快,喝到嘴里的水都变得更有滋味了。”

  对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关键是一个“早”字。黄茂带领专家组建立“分层及区”管理模式和轻症转重症预警模型,每天通过重症敏感指标,对在院患者进行筛查,及时发现有重症倾向的患者。通过多学科协作治疗、中西医联合治疗等措施,最终,江苏省600余名新冠肺炎患者全部救治成功,实现了“零死亡”的奇迹。

  圆满完成江苏省内救治任务后,黄茂又作为组长,率中国政府援委内瑞拉抗疫医疗专家组远赴南美协助抗疫,成为最远“逆行者”。

  在委内瑞拉期间,黄茂奔走于疫情较重的地区,义无反顾走进重症监护病房,“当地医院没有‘三区两通道’,医护人员防护措施不到位。当我们小心翼翼地脱下防护服时,翻译非常担心。我告诉他,我曾参加过非典、禽流感等传染病的救治,是一名老兵,请放心!”

  何谓医者、何为使命?黄茂说:“医生的工作就是治病救人,就是要在医院、与病人在一起。”从医半生,初心依然热烈,面对未来,他写下了铿锵有力的话语: 

  如果给未来写一封信,我最想寄语的是正在奋力奔跑的健康中国建设。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期待不断完善的健康政策,更好地为人们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作为一名从事医疗和教学工作30多年的呼吸科医生,我经历和参与过非典、甲流、新冠等重大传染病的救治工作。强国有我,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也希望每一个选择从医道路的人,都能坚守医者初心,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我苏网综合学习强国、扬子晚报、江苏省人民医院官方微信等 编辑/孟晓晴)

layer
快乐分享